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12605" ["articleid"]=> string(7) "594739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504) ",我记得在 1946 年左右,巷子里来了个当兵的,说话带着北方口音,脸上有一道疤,总坐在老槐树下发呆,手里还拿着半块玉佩,说在等一个穿旗袍的姑娘。”

林砚的心猛地一跳,急忙追问:“张奶奶,您还记得他叫什么吗?

他后来去哪里了?”

张奶奶皱着眉想了想,摇了摇头:“不知道叫什么,只知道大家都叫他‘陈大哥’。

他在巷口开了个小杂货铺,卖些针头线脑,待人特别和善。

可没过两年,他就走了,说是要去黑城找姑娘,从此就再也没见过他。”

林砚回到老宅子,翻遍了阁楼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一个旧木箱的夹层里,找到了一本泛黄的账本。

账本的封面写着 “陈记杂货铺”,里面记录着每天的收支,字迹和陈峥照片背面的字迹一模一样。

在账本的最后几页,没有了收支记录,只有断断续续的文字:“今日在槐树下等,未见到她。”

“桃花又开了,她最喜欢的桃花,可她不在。”

“头痛得厉害,好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要找一个叫阿婉的姑娘,她喜欢穿白色旗袍,喜欢纸鸢。”

账本的最后一页,画着一朵缠枝莲,旁边写着一行模糊的字:“我好像记起来了,她在黑城,在佛塔下等我。”

字迹的旁边,沾着一点褐色的痕迹,和苏婉信纸上的血迹,如出一辙。

林砚拿着账本,眼泪无声地落下。

她终于拼凑出了陈峥失忆后的生活:1943 年,他在沙漠里受伤,失去记忆,被路过的商队救起,辗转回到江南。

他凭着模糊的记忆,找到老宅子所在的巷子,开了杂货铺,每天坐在老槐树下等苏婉,可他记不清苏婉的名字,也记不清他们约定的地点。

直到 1948 年,他头痛加剧,零碎的记忆开始恢复,想起苏婉在黑城,便动身前往,却没想到,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第九章 未寄出的情书林砚在整理陈峥的账本时,发现账本的每一页都夹着一张小小的桃花笺,上面写着零碎的句子,像是没写完的情书:“阿婉,今日杂货铺来了个买桂花糕的姑娘,让我想起你做的桂花糕,甜得让人想流泪。”

“阿婉,槐花开了,风一吹,满巷都是香,你说过,槐花的香像母"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11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