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12602" ["articleid"]=> string(7) "594739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494) "里,藏在了每一个等待的日日夜夜里。

第六章 老槐树的秘密接下来的日子,林砚一直在整理外婆的遗物。

她在老宅子的阁楼里,又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木盒,木盒的锁是黄铜做的,上面刻着缠枝莲的图案,和那枚银簪、那枚玉佩上的花纹一模一样。

林砚试着用那枚铜戒指去开锁,没想到锁 “咔嗒” 一声就开了。

木盒里装着一叠厚厚的信,信封上没有地址,没有邮票,只有 “阿峥亲启” 四个字。

林砚数了数,一共三十六封信,每一封信的落款日期,都从 1943 年陈峥失踪后开始,一直延续到 1980 年外婆中风前。

她拆开第一封信,写于 1943 年冬:“阿峥,今天黑城下雪了,很大的雪,把佛塔都盖住了。

我去了我们常去的胡杨树下,树洞里还放着你上次落下的军帽,我把它收好了,等你回来给你。

报纸上说,你们的部队还在找,我相信你一定还活着,我等你。”

第二封信,写于 1944 年春:“阿峥,江南的桃花开了,我托人从家乡带了些桃花瓣,晒干了放在荷包里,给你寄去。

你说过,喜欢桃花的香,这样你在沙漠里,就能闻到江南的味道了。

我每天都去佛塔下等你,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去看桃花。”

第三封信,写于 1945 年秋:“阿峥,战争结束了,大家都在庆祝,可我却一点也不高兴,因为你还没有回来。

我去了你们部队的驻地,他们说,你还是没有消息。

阿峥,你在哪里?

我好想你,我等得好辛苦。”

……林砚一封一封地读着,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这些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日复一日的等待,只有对爱人的思念,只有对未来的期盼。

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外婆的泪水;每一句话,都藏着外婆的深情。

读到最后一封信时,林砚的手已经抖得不成样子。

这封信写于 1980 年,外婆中风前一个月:“阿峥,我老了,眼睛也看不清了,手也写不动字了。

可我还是每天去老槐树下等你,我怕你回来找不到我。

我知道,我可能等不到你了,可我不后悔,因为我爱你,我用一生的时间,等一个你,我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11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