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09113" ["articleid"]=> string(7) "594689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714) ".孩子找到了。

不是我动用资源,是她养母主动联系的。

电话那头声音颤抖:“沈女士,我……我一直觉得不对劲。

他们给钱,不让见面,连孩子姓都不能改。”

“她说梦话总喊爸爸,可从没见过他。”

我问:“她叫什么名字?”

“小名叫年年——他们给的名字,叫念知。”

我愣住。

念知。

念着沈知意的“知”。

林砚之连给孩子起名,都在演深情。

我去了那座南方小城。

年年五岁,扎着歪歪的小辫,抱着一只破耳朵的兔子玩偶。

她抬头看我:“你是阿姨吗?”

我没说话,蹲下,从包里拿出一样东西——是我妈那枚蝴蝶发卡,我让人做成了一对小发夹。

“喜欢吗?”

她眼睛亮了:“和我的兔子一样,有伤。”

我心头一紧。

“谁弄伤它的?”

“爸爸说,不听话的兔子,就要剪耳朵。”

她低头,“可它只是想吃草……”我抱紧她,差点哭出来。

原来林砚之给她的“父爱”,是控制,是惩罚,是用温情包装的驯化。

当晚,我发了条微博:“有些父亲,不配拥有孩子。”

“从今天起,年年由我监护。

她的名字,不再叫念知。”

**“她叫——沈念安。”

“念安,岁岁平安。”

配图是她戴着新发夹,抱着兔子笑的照片。

全网瞬间泪崩:“姐姐太暖了……”“这才是真正的救赎!!!”

林氏股价再次暴跌,跌破发行价。

而林砚之,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儿童福利院门口,抱着一箱玩具,站了一夜。

没人知道,他手里攥着一张纸条,是我留给年年的字条:“念安,以后的爸爸,不会伤害你爱的兔子。”

“妈妈也不会。”

他把那张纸,贴在胸口,淋着雨走了。

陆沉问我:“你不恨她吗?

程婉的孩子。”

我看着年年熟睡的脸,轻声说:“我恨的,从来不是孩子。

是那些,用孩子当工具的大人。”

15.年年住进我家第三天,林家出招了。

律师函:“沈知意非法拐带未成年人,涉嫌侵犯监护权。”

我笑了,当着镜头撕了函件:“非法?

那你们怎么不去告自己?

——伪造收养文件、隐瞒亲生父母信息、用资金控制养父母。”

我反手甩出证据包:林家通过空壳公司支付抚养费,合同里明文"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99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