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07760"
["articleid"]=>
string(7) "594675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760) "夜,歌舞升平,富贵高门竟豪奢。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国朝的安乐富贵中。
却不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
但我知,谢扶光知,徐先生知。
他们游历时曾到北地,亲眼见过英王的军队,他与外族往来频繁。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可惜谢扶光递上的折子都被压下,沈阁老曾斥他居心叵测。
他还因此被罚跪在宫道上。
徐先生心灰意冷,才不愿入朝做官。
很快,英王就勾结西羌外族一道反了。
消息出来时,英王已经连下六城。
传到金銮殿上,皇上惊得跌下龙椅。
这也无怪,毕竟英王可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皇上仁善宽和,先帝看中的就是他的仁心。
可惜,这仁心保住了其余的兄弟,却要了他的命。
恰逢此时,关中大旱,官兵无力抵挡。
英王有兵、有粮、还有马,一路就快打到京都。
京都人人自危,锁门闭户。
一些世家大族甚至南逃。
朝堂已经不在争吵谁去平判,转而商量起是战还是逃。
双方争执不下。
其实无所谓争执,战的人想要名,逃的人想要命。
这些人各自筹谋,却看不见底下的民。
沈阁老举棋不定。
若逃,必然万世唾骂,他背不起这个骂名。
最后,谢扶光于黑压压的人群中站出来,“阁老,往上数三朝的大雍为何而灭?
南迁必然致人心涣散,再无回寰之地。
届时,民生凋灵,尸横遍野,此千古骂名阁老可担的起?
臣请斩南迁之人,此为我大齐的窃国逆贼。”
这话太重,文官重名,此一言既出便得罪大半个朝廷。
但效果很好,沈阁老终究是下定决心。
开战。
谢扶光请命亲上城楼督战,一同的还有几个清流文臣。
临行前,他来宋府见我。
隔着门窗,他低声与我交代:“我与京城刘家镖局的有些交情,他们曾是西北军,一旦城破,他们便护着你们一路往南。
其余的金银细软,我都换成了银票,皆在此。
我在南边也置办了宅子,在福建一带。”
“若我死,不必寻我尸首。
我会在天上保佑你们的。”
我赌气,“不必了,若你死,我便来殉你。”
窗外无言。
我打开窗,见谢扶光无奈的揉了揉眉心。
“望舒,此时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望着他眼下的青黑,我还是妥协。
“我知道了。
但是京都不会"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94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