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03732"
["articleid"]=>
string(7) "594594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548) "极端守旧,但绝非蠢人。
一次次列强入侵的打击,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如今的虎视眈眈,她比谁都清楚大清的外强中干、虚有其表。
只是以往,无人能以她能接受、不触动其敏感权势神经的方式,向她展示另一条或许能保住爱新觉罗江山、保住她自身权势富贵、甚至更加强大的路。
德龄和苏清梦(珍妃)一外一内,一明一暗,正好提供了这种视角。
时机终于到了。
光绪二十四年冬,在一个气氛相对缓和的场合,雪后初晴,慈禧心情颇佳,由德龄从旁巧妙引导话题,从西洋冬日趣闻转到各国强盛之源,光绪鼓起积蓄已久的勇气,再次向慈禧恳切陈述变法的必要。
这一次,他汲取了之前的教训,绝口不提“民权”、“议会”、“开制度局”等敏感词,只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巩固皇权”、“富国强兵”、“保大清江山万年”,并暗示这一切改革举措的成果,最终都将“悉遵圣母皇太后懿旨”、“所有新军政皆由老佛爷总揽圣裁”。
苏清梦跪在一旁,适时补充,言辞极其恳切,只诉对大清江山社稷的忧虑,对太后和皇上的一片赤胆忠心,丝毫不涉个人及帝党利益。
慈禧闭目捻着佛珠,脸上看不出喜怒,殿内静得可怕,只有西洋自鸣钟滴答的声响。
所有太监宫女都屏息垂首,空气仿佛凝固了。
良久,她缓缓睁开眼,目光锐利如昔,先扫过光绪紧张而期待的脸,又落在珍妃恭顺的头顶,最后淡淡开口,声音平稳无波:“皇帝既一心为国,思虑也算周详了,便放手去做吧。
只是切记,祖宗之法,国之根基,不可轻弃。
满朝文武,盯着的人多着呢。
一切须得有度,循序渐进,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一句“放手去做”,轻飘飘的,却如同一声惊雷,在死寂的深宫中炸响,意味着那扇紧闭的铁门,终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
光绪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恭敬无比地叩首:“儿臣,谨遵懿旨!
必殚精竭虑,稳慎办理,不负圣母皇太后信任!”
有了慈禧这有限的、警惕的、随时可能收回的默许,变法终于再次艰难地启动。
然而,真正的困难,此刻才刚刚开始。
**第一重阻力"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8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