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03730" ["articleid"]=> string(7) "594594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44) "欢心,常伴左右解闷。

或可……由她,常伴老佛爷左右,于闲谈笑语之间,说说西洋逸闻,海外强国之制,潜移默化,或能稍改观感?”

光绪眼中猛地迸发出一丝希望的光芒。

德龄姐妹他见过几次,确与宫中沉闷女子不同,慈禧也的确对她们带来的外国小玩意儿和故事颇有兴趣。

“这……或许可行?

只是德龄她……”“臣妾与德龄郡主曾有一面之缘,稍得亲近。

此事,或可让臣妾设法试探。”

苏清梦轻声道。

属于珍妃的记忆里,确有与那位开朗活泼的郡主短暂交往的片段。

于是,在苏清梦巧妙的设计、光绪的默许以及一些心腹太监宫女小心翼翼的安排下,受过系统西方教育、思想开明的德龄郡主,开始更频繁地出现在慈禧太后身边。

她不再仅仅是个教授英文、礼仪的女官,更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西方世界窗口”。

她给慈禧讲欧洲王室宫廷的奢华礼仪与规矩,讲维多利亚女王如何治国、其子女如何与各国联姻,讲巴黎的时装、美国的电梯电话、英国的议会辩论趣闻,甚至小心翼翼地讲述东瀛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如何效法西洋,国力军力如何飞速提升,竟能在甲午年击败大清。

她从不直接鼓吹变法,只以猎奇、开眼界的方式,呈现那些新奇、强大、富庶的景象,偶尔不着痕迹地感叹一句:“这些洋人,虽说粗鄙无文,但这奇技淫巧、治国练兵之法,倒也有些独到之处,难怪能造出那么精巧的玩意儿,能把国家弄得这般富强。”

苏清梦自己也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每日例行请安时,极尽所能地讨好慈禧。

她发挥苏清梦作为现代人的见识,点评宫中所演戏剧的得失,设计新奇又不逾矩的首饰衣样图样,甚至“发明”一些简单美味的现代小吃点心(如沙拉、简易蛋糕),投慈禧所好。

她绝口不提朝政,只做一个解闷的、乖巧的、有巧思的妃子,潜移默化地软化着慈禧对“新事物”、“西洋”的绝对排斥和恶感。

慈禧起初对德龄的那些海外奇谈有些不耐,觉得是蛮夷之事,不成体统。

但听着听着,尤其是关于其他国家王室如何享乐如何掌权,以及日本因变法而强的现实,也不免被吸引。

她固然"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8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