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02715" ["articleid"]=> string(7) "594584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9章" ["content"]=> string(2632) "一张照片:他穿着军校制服,站在一排青砖楼前,身姿笔挺,眉宇间多了几分书卷气。

我把照片端端正正贴在奖状旁边,每天都要看上几遍。

王家嫂子来串门,对着照片啧啧称赞:“铁军这穿上制服,更精神了!

杏儿,你可是捡到宝了!”

我抿嘴笑,心里甜丝丝的。

不能回来也好,我心想。

路费省下来,能买多少书本文具。

再说,用功读书是正事。

我开始更勤快地往地里跑。

除了自家的两亩地,又承包了邻家荒着的半亩,种上青菜和萝卜。

爷爷拄着拐杖来看,直摇头:“杏儿,别太累着。”

“不累。”

我擦擦汗,“多种点菜,腌了冬天吃,还能卖些换钱。”

其实我心里算着账:等铁军毕业,要是真能随军,安家处处要花钱。

我能多攒一点是一点。

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中暑晕在地里。

幸好王家嫂子路过看见,把我背回家。

醒来时看见爷爷焦急的脸,我忙说:“没事,就是天太热...”老人叹气:“铁军要是知道,该心疼了。”

我果然病了三天。

赵铁军像是心有灵犀,那几天信特别勤,一天一封。

信里没问什么,只是说些军校的趣事,但字字句句都透着牵挂。

病好后,我不敢再逞强,但依然每天下地。

只是学会了戴草帽,带水壶,晌午最热时就在树荫下歇着。

秋天,桂树苗长高了一截。

我的菜园丰收了,腌了三大缸咸菜,还卖了些换回二十块钱。

我把钱仔细收好,想着等铁军回来,给他看:看,我也能挣钱了。

赵铁军的信里开始提到毕业分配的事。

他说可能留校,也可能回老部队,问我的意见。

我回信说:“ wherever you go, I will follow.” 这句话是跟村里知青学的,我想他看得懂。

腊月里,又下雪了。

算着日子,他还有半年就毕业了。

那天我去镇上卖鸡蛋,看见供销社来了新到的红毛线。

软乎乎的,看着就暖和。

我犹豫再三,还是称了一斤。

想给他织件毛衣,毕业穿。

织毛衣是跟王家嫂子学的。

起初针脚歪歪扭扭,拆了织,织了拆。

后来渐渐顺手了,毛衣在身上越变越长。

有时织着织着,我会想起他手掌的温度,想起他笨拙却温柔的动作,想"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77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