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02643"
["articleid"]=>
string(7) "594583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42) "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让她独立操作?
还是面对一位被疼痛折磨已久、期望值很高的患者?
她紧张得手心瞬间冒汗。
“周医师,我…我不行,我没单独做过…” “我在旁边看着。”
周医师打断她,眼神里是信任也是考验,“记住操作要点,力度由轻到重,多询问患者感受。
开始吧。”
筱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回忆着书本上的知识: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它们的起止点、功能、如何触诊…她回想周医师平时操作时的流程和手法。
她戴上手套,声音尽量保持平稳:“王阿姨,您放松,我先帮您检查一下具体是哪个点最痛…” 她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触诊着患者的前臂和肘关节外侧,寻找着最敏感的压痛点和一个紧张的筋结节。
她的手法相比几个月前,多了几分自信和准确的指向性。
“对…对!
就是这里!
酸胀得厉害!”
王阿姨吸着气说。
找到准确位置后,筱筱开始运用她最擅长的手法,进行精准的深压和轻柔的弹拨松解。
她的指尖感受到了那些粘连、紧张的纤维组织,耐心地、一点点地将它们化开。
同时,她不断地询问:“这个力度可以吗?
会不会太疼?”
过程中,周医师偶尔会插话提醒:“角度再调整一下,偏向桡骨方向…对…注意感受筋膜的走向…” 二十分钟的手法治疗结束后,筱筱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仅仅是累,更是紧张的。
王阿姨慢慢活动着手臂,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哎?
好像…好像松快多了!
没那么揪着疼了!
小姑娘,你手劲可以啊,找得挺准!”
这句由衷的认可,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筱筱所有的紧张和疲惫。
她激动得脸颊微红,看向周医师。
周医师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不错。
触诊和基本手法都到位了。
但记住,这只是缓解症状,还要结合后续的康复训练巩固效果。
下次治疗前,记得先重新评估。”
虽然只是简单一句“不错”,但对筱筱而言,却重逾千斤。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了患者的一部分痛苦,并获得了认可。
那一刻,她深刻地体会到,之前在海韵所追求的那种“被尊重”,与此"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76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