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99039" ["articleid"]=> string(7) "594526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46) "“哈哈哈成功优化!

这波‘微笑贷’稳赚!”

“记录一下,编号734,首次狂喜产出持续17秒,强度B+。”

我笑得更卖力了,哪怕脸颊肌肉已经开始酸痛抽搐,眼泪都笑了出来(系统标注为“喜悦的泪水”)。

我对着直播镜头(它隐藏在哪里?

墙壁里?

空气中?

)努力挥手,笨拙地比出胜利的手势,用被面罩扭曲的声音含糊地喊着:“谢谢!

谢谢大家!

我会努力!

我会感恩!”

我仿佛成了“深度优化”项目的模范债务人。

我不知疲倦地、高效地产出着系统要求的各种“标准正面情绪”。

感恩,喜悦,满足,平和,偶尔还能在“放大器”的辅助下,调制出一种“略带伤感的怀旧”——系统提示这种复杂情绪在黑市上需求很高,兑换率惊人。

我对着墙壁表达感恩,对着每天三次通过墙壁小孔递送进来的、味道像潮湿纸板的营养膏表达感恩(系统提示它们“富含促进感恩情绪的神经递质前体”),对着偶尔出现在镜片上、代表债主的那个微笑骷髅虚拟形象表达无比的忠诚和感激,歌颂它给了我“新生”的机会。

我的信用点总额开始稳步地、 albeit缓慢地增长。

直播间的观众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打赏,下注赌我能维持某种情绪多久,赌我下一次会产出哪种情绪,对我的每一次情绪波动评头论足。

我甚至有了一些固定的“粉丝”,他们似乎格外欣赏我这种“积极向上”的表演。

在“放大器”的暗中引导和信用点的刺激下,我甚至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根据弹幕的要求,即兴表演特定的情绪片段——来一段“喜极而泣”,或者一次“充满希望的憧憬”,尽管每次表演后都伴随着更深的精神空虚和生理上的疲惫。

有时,在深夜(单元会模拟出昼夜交替,但光线只是从刺眼的白变为昏暗的蓝),当“诱导素”的浓度稍稍降低,当直播间的观众大多离去,那种被强行植入的、虚假的暖流会偶尔出现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某个冰冷的、属于我自己的意识碎片,会像沉船残骸一样,短暂地浮上记忆的海面: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这张不断微笑的脸,真的是我吗?

但几乎就在这念头浮现的瞬间,额头"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63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