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98782"
["articleid"]=>
string(7) "594523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700) "来的指指点点的目光。
电梯里遇到带孩子的邻居,对方立刻像躲避瘟神一样,把孩子紧紧地护在身后。
最要命的是,连我的房东都接到了“热心邻居”的电话。
房东一个电话打过来,语气虽然委婉,但意思很明确:“小林啊,你看,邻里之间,还是要和气生财嘛。
大家对你意见好像有点大……要不,你还是考虑一下,换个地方?
不然我这房子以后也不好租啊。”
我:“……”淦!
这是要逼我走?
我挂了电话,气得在屋里转了三圈。
跟刘姨这种滚刀肉硬刚,只会让她更来劲。
对付这种人,必须让她自己跳进自己挖的坑里,摔个再也爬不起来的狠。
这天,我在楼下超市买酸奶,碰到了住我对门的张阿姨。
张阿姨是个热心肠,之前还送过我自家包的粽子,算是小区里少数没被刘姨洗脑的正常人。
她看我一脸郁闷,就把我拉到一边,悄悄说:“小林啊,你别跟那个刘姨一般见识,她就是个疯子。
最近啊,她又在为她那金孙发愁呢。”
“发愁?
愁什么?”
我来了兴趣。
“还能愁什么?
幼升小呗!”
张阿姨撇撇嘴,“天天在那些家长群里打听门路,想给她孙子报个好的衔接班,又舍不得花钱,到处问有没有免费的、有内部名额的。
做梦呢!”
我脑子里“叮”的一声,像是有个灯泡被点亮了。
家长群?
免费衔接班?
舍不得花钱?
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为刘姨量身定做的陷阱啊!
我回到家立刻开始行动。
9我从张阿姨那里要来了那个家长群的二维码,然后注册了一个微信小号。
头像换成一张岁月静好、手捧书籍的知性女性侧脸照。
昵称改成了一个听起来就很专业的:“林老师-艺术启蒙”。
个人签名:用爱与艺术,点亮孩子的未来。
一套操作下来,一个专业的、可信的“教育机构内部老师”形象,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我顺利地混进了那个三百多人的家长群。
我没有一上来就发言,而是默默潜水了三天,观察群里的聊天内容。
我发现这群家长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升学”、“特长”、“加分项”。
刘姨在群里尤其活跃,每天都在问:“哪家机构有活动?”
“有没有免费的试听课?”
“有没有认"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62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