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98585" ["articleid"]=> string(7) "594520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354) "作发生在深夜,执行者ID是一串复杂的代码,并非人工账号。

其中几条日志摘要引起了我的注意:[日期:昨天] 03:14:22 // 执行:NF_Engine // 操作:数据切片重组 // 目标域:身份认知模块 // 状态:完成(伴有轻微数据涟漪)[日期:前天] 02:57:01 // 执行:NF_Engine // 操作:环境参数覆盖 // 目标:住宅单元A7 // 状态:完成[日期:三天前] 04:11:35 // 执行:NF_Engine // 操作:记忆锚点校验(失败) // 目标:核心载体#001 // 状态:错误代码74 - 一致性校验冲突住宅单元A7……那不就是我家吗?!

身份认知模块……记忆锚点……核心载体#001?!

“数据涟漪”……是指我感受到的这种周围环境的细微改变吗?

“一致性校验冲突”……是因为我发现了不对劲,开始抵抗这种覆盖?

这个“NF_Engine”是什么?

是那个泄漏的程序吗?

它在自动运行?

目标是我?!

我猛地靠在椅背上,手心全是冷汗。

这不是病毒攻击。

这他妈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针对我个人的、可怕的实验!

“隗工?”

一个声音突然在我旁边响起。

我吓了一跳,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瞬间切换了屏幕界面,回到普通的服务器状态监控页。

转过头,是一个戴着厚眼镜的年轻同事,抱着个平板,一脸技术讨论的表情。

“啊,怎么了?”

我努力让声音保持平静。

“关于涅墨西斯三期扩容的负载均衡方案,您看是采用方案A还是B?

性能部门那边有点分歧,需要您定一下。”

他递过平板。

我接过平板,目光扫过上面两个我根本看不懂的技术方案图表。

心脏在狂跳,大脑还在处理刚才看到的可怕信息。

必须做出选择,不能露馅。

我快速扫了一眼两个方案的概要,凭借某种残存的、或许是这个身份自带的技术直觉,指了指其中一个看起来更简洁的:“B吧。

冗余度足够,后期维护成本低。”

年轻同事眼睛一亮:“得嘞!

我就说您会选这个!

我跟他们說去!”

他拿着平板"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61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