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96527"
["articleid"]=>
string(7) "594496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592) "理,声称发现了“至关重要的新证据”需要时间准备,并暗示该证据将证明我方证据的非法性。
法官同意延期一周。
我感到极度不安,心脏像被悬在半空。
陈星的警告在我耳边回响,我担心林浩真的找到了什么致命的反击手段,或者更糟,他发现了陈星。
“别担心,”陈星在电话里安慰我,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但我听出了一丝紧绷,“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实质证据。
他只是在拖延时间,试图寻找翻盘的机会或者给你施加心理压力。
坚持住,按计划进行。”
然而,就在这一周的延期期间,奇怪而可怕的事情开始接连发生。
我的画廊连续接到匿名投诉电话,声称展出作品涉黄涉政;第二天,税务部门就突然上门进行“例行检查”,虽然最后什么都没查出来,但过程极具骚扰性;甚至有一些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在画廊附近徘徊,或在深夜打来无声电话。
“这是林浩惯用的施压手段,”陈星在分析这些情况时语气冰冷,“他在商业谈判中有时也会这样对待对手,目的是让你精神紧张,疑神疑鬼,最终崩溃妥协。”
最可怕的是,在延期期的第四天,我收到了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匿名包裹。
打开里面,是一叠照片——我和陈星在“沉默咖啡馆”、在地下车库、在几次秘密见面的地点被不同角度偷拍的照片。
照片拍得清晰而具有误导性,刻意选取了我们身体靠近、表情严肃的瞬间。
还有一支录音笔,里面的音频被精心剪辑过,断章取义地拼接出我们似乎在“密谋陷害林浩”、“伪造证据”的对话。
我的血液几乎冻结,巨大的恐惧攫住了我:“他在监视我们!
他知道你在帮我!
陈星,你会有危险的!”
陈星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呼吸似乎沉重了些,但很快恢复了冷静:“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没关系,苏晚,不要怕。
他越是这样做,越证明他慌了。
我们手中有真相,有实质证据。
这些恐吓手段改变不了事实。
你这几天尽量不要单独外出,画廊也暂时歇业,安全第一。”
最终庭审日终于到来。
我和陈星,以及李静律师,带着我们完整的、厚厚的证据链出庭,包括那最致命的一击——慈善基金会"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53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