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83320" ["articleid"]=> string(7) "594292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6章" ["content"]=> string(3670) "

“上面好像刻有字,咱们瞧瞧写的究竟是什么。”王见山说着,便拿起手中的刀,动手砍掉了石碑上缠绕的藤蔓,杜云舟和刀如雪见状,也赶忙上前帮忙。

没过多久,第一块石碑便清晰地呈现在三人眼前,上面刻着的文字形态颇为奇特。

杜云舟不禁疑惑道:“这是什么字啊?怎么看着像蝌蚪似的?”

王见山端详片刻后说道:“这是傣文。从这石碑的纹理判断,大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刀如雪专注地盯着石碑上的字,一言不发。王见山则更为投入,仔细分析着其中的内容,这可把一旁的杜云舟急坏了,忙催促道:“王教授,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呀?”

王见山缓缓说道:“上面大致是说,‘我们要前往南方了,听马锅头讲,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沃野千里,去了那里就能摆脱冰雪,告别寒冷。后来的同胞们,你们不要在此停留,此地的冬天同样会被严寒笼罩,你们要一直往南走,我们在温暖的南方等待着你们。’”

杜云舟听得一头雾水,挠着头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啊?这里一年四季都这么炎热,哪来的冰雪和寒冷呢?”

刀如雪也附和道:“对啊,而且他们究竟要去哪儿呢?”

王见山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缓缓说道:“这下一切都有答案了。”

杜云舟愈发着急,追问道:“王教授,你快给我们解释解释,到底有什么答案了?”

王见山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历史研究表明,在云南西南部,也就是现今保山、临沧、大理南部这些区域,最早的主体居住民族是傣族。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们集体向南迁徙。关于他们南迁的缘由,历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而今天这块碑上的文字,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气候变冷。”

杜云舟思索片刻,提出疑问:“王教授,我有两个问题。其一,你说的那些地方现在依然有不少傣族人,怎么能说傣族南迁了呢?其二,这里如此炎热,怎么会突然变冷,甚至还出现冰雪呢?”

王见山看着杜云舟,心中暗忖,这小伙子在野外生存方面确实能力出众,可惜在知识储备上稍有欠缺。

他耐心解释道:“只是大部分傣族人迁走了,仍有少部分留了下来,如今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傣族,便是当年留下的那部分。至于此地为何会变冷,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地球遭遇了小冰期,导致全球气候变冷。而傣族偏好湿热的气候环境,所以只能朝着赤道方向迁移。”

杜云舟接着问:“那他们具体迁移到了哪里呢?”

王见山不假思索地回答:“显然,他们迁移到了西双版纳,甚至更靠南的地方。”

杜云舟见刀如雪一直沉默不语,不禁奇怪地问道:“小雪,你难道不好奇吗?怎么什么问题都没有?有疑问就赶紧问王教授,也好让他的学识派上用场。”

刀如雪白了他一眼,说道:“这些我都了解,没必要再问。”

杜云舟恍然大悟,笑道:“我就说你也是云大的教授吧?哈哈哈!”

刀如雪哼了一声,“我只不过不像某些人一样不学无术罢了。”

三人随后又动手扒开了第二块石碑周围的杂物,王见山和刀如雪立刻认真地研究起来。

杜云舟忍不住问道:“小雪,你看得懂上面的内容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33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