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79887" ["articleid"]=> string(7) "594235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688) "议,以示恩宠。

机会来了。

一日,他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愁眉不展。

我照例送去参汤,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陛下为何事烦忧?”

尚官澈叹了口气:“京畿大营的兵马指挥使出缺,朕想让舅舅家的表弟李瑞去,可几位阁老都说他资历尚浅,纷纷反对。”

我心头冷笑。

李瑞,国舅之子,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草包。

前世,尚官澈力排众议,将这个京城防卫的命脉交给了他。

结果三年后,边关大乱,京畿大营调兵迟缓,贻误战机,险些酿成大祸。

而当时真正能带兵的,是被他以“性情耿直,不善钻营”为由,压在九门提督位置上动弹不得的张威。

张威是我父亲的旧部,忠勇无双,只是不懂阿谀奉承。

这一世,我怎能让明珠蒙尘?

我拿起一份奏折,轻轻为尚官澈扇着风,柔声道:“陛下,臣妾一介妇人,本不该干政。

但听陛下一说,倒想起先父在世时,曾与我提过一位叫张威的将军。”

“哦?

张威?”

尚官澈皱眉,显然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好印象。

“是。

父亲说,张将军带兵,如猛虎下山,悍不畏死。

只是性子太直,像块石头,不知变通。

父亲还说,这样的将才,若遇明主,便是国之利刃;若遇庸主,便会因其刚直而被弃用。”

我的话,点到即止。

“明主”与“庸主”四个字,轻轻地敲打在尚官澈的自尊心上。

他是个极好面子的人。

我继续说道:“李家是陛下的外戚,位高权重,再添兵权,恐会引来朝臣非议,说陛下任人唯亲。

而张将军家世清白,在军中威望甚高,提拔他,既能堵住悠悠众口,又能向天下将士彰显陛下的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一块顽石,到了能工巧匠手中,也能化为镇国玉璧。

陛下,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我的声音温软,却字字诛心。

我将任用张威,从一个单纯的军事任命,上升到了关乎他“帝王名声”和“驭下之术”的高度。

尚官澈的脸色变了又变。

他看向我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探究和激赏。

他以为,这是我作为贤后的政治智慧。

他沉吟许久,终于一拍桌子:“皇后说得对!

朕明日便下旨,擢升张威为京畿大营指挥使!”

我垂眸,掩去得逞的笑意。

第一步,截胡兵权,成"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23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