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77515"
["articleid"]=>
string(7) "594210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592) "“现阶段的目标…”林默重复了一下,然后小心地问,“这些都是你自己想要的吗?
比如编程课,竞赛班?
是你自己喜欢,还是…”问题似乎触碰到了一个模糊的边界。
沈俊辉没有立刻回答。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又迅速松开。
他避开了林默的目光,看向窗外,停了大概三四秒钟。
这对于他来说,是罕见的长时间沉默。
窗外,一群同龄的男生正吵吵嚷嚷地追逐着一个足球,笑声隐约传来。
沈俊辉看着那边,眼神里似乎有一瞬间的…空洞,或者说,是一种极遥远的疏离。
那不是羡慕,也不是渴望,更像是一个看着另一个世界的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融入。
然后,他转回头,语气变得更加平静,甚至带着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令人心惊的“透彻”:“喜不喜欢…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效率,有价值。
把时间用在最高效的地方,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他说“最合理的安排”时,语气没有任何波动,仿佛在陈述一个宇宙真理。
但那个短暂的沉默,那个看向窗外的眼神,以及那句“喜不喜欢不重要”,比任何激动的控诉都更清晰地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荒芜——那里已经被“效率”和“价值”完全殖民,属于个人“喜欢”的空间早已被压缩殆尽。
他没有像机器人一样回答“我喜欢编程”,而是直接否定了“喜欢”这件事本身的重要性。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化了的压抑。
这次会谈结束时,沈俊辉离开的背影依然挺直,但林默却感到一种深切的寒意。
这个孩子并非没有感知,而是他的整个情感系统,似乎都被一种强大的、外来的逻辑所覆盖和重构了。
他的挣扎不在于反抗,而在于他甚至已经接受了这种覆盖,并将其视为“合理”。
那偶尔流露出的细微破绽,才显得更加令人揪心。
但最让林默无奈的,却是后来的一次母子都在场的会谈。
那次沈女士在场,沈俊辉却如同一个精致沉默的人偶,会谈结束后,沈女士脸上的优雅面具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带着儿子离开,而是等小辉被助理暂时带到休息室后,深吸一口气,转向林默,眼神里交"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18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