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76616"
["articleid"]=>
string(7) "594180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92) ":“???”
我看得出来,他的CPU,又一次,烧了。
4 内卷起来终章 内卷起来自那天起,73号恒温舱彻底变了天。
昔日弥漫的摸鱼快活空气,被一种近乎变态的严谨和狂热所取代。
空气中甜腻的味道没变,但氛围冷得能冻死企鹅——全被我俩熊熊燃烧的卷王之魂给吸走了。
“小飞!
报告12号‘蹦迪哥’核心区温度梯度!
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我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主屏幕,声音嘶哑却充满不容置疑的权威。
“报告前辈!
12号样本核心温度37.7823℃,表层37.7801℃,梯度差0.0022℃,绝对稳定!
已连续保持1小时43分22秒!”
小飞的声音同样嘶哑,但带着一种被洗脑般的虔诚和兴奋。
他面前的辅助屏上,密密麻麻的数据瀑布般流下。
“很好!
保持!
注意35号‘翠花’与42号‘二狗’的能量波动耦合效应,第三象限微调能量输出,幅度0.0005%,同步时间误差不得超过3毫秒!”
“明白!
微调已完成!
耦合波动抑制率99.998%!
优秀!”
小飞几乎是吼出来的。
没错,优秀。
这就是我们新的标准。
管理员那套“优化方案”非但没逼死我们,反而像是一剂毒药,彻底激活了我体内沉睡的……社畜卷王之魂。
你不是要精度吗?
老子给你精度天花板!
你不是要合规吗?
老子把守则刻进DNA里,操作比教科书还教科书!
你不是要无懈可击吗?
老子让你连个原子级的错误都找不出来!
我们疯了。
毫无疑问。
每天的日常变成了极限挑战。
削减8%的能源?
没问题!
我们通过优化算法、预测波动、牺牲所有不必要的动作(包括喝水上厕所的频率),硬是把能源利用率压榨到了120%。
误差容限±0.03度?
我们自我要求±0.01度!
神经绑定双重确认?
起初那0.5秒的反应延迟简直是地狱难度,我和小飞差点因为脑电波不同步互相把对方骂成狗。
但现在?
我们能做到0.1秒内完美同步,默契得能一起用脑电波猜拳。
我们甚至自发编写了数百条辅助检查程序,比系统自带的还要严苛十倍。
我们记录的操作日志详细得令人发指,"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517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