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64394" ["articleid"]=> string(7) "593753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5章" ["content"]=> string(3576) "

许是兄弟连心,天性如此。

这一刻,所有的太医、所有的汤药,都抵不过亲生儿子这轻轻一抚。

承祜只是眨了眨眼,用那双清澈的眸子望着她,仿佛在说:“您看,我说的没错吧?”

赫舍里氏的眼眶瞬间就红了。积压了数日的恐惧、委屈、担忧,在这一刻尽数化为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痛苦的眼泪,而是劫后余生般的喜悦与感动。

她猛地伸出双臂,将承祜紧紧地、紧紧地揽入怀中,下巴抵着他柔软的发顶,声音哽咽:“好孩子……我的承祜……你真是额娘的……是爱新觉罗家的福星啊!”

她终于明白,太皇太后为何会对这个孙儿另眼相看。这孩子身上,似乎真的带着某种上天赐予的、不可思议的福祉。

承祜安静地靠在母亲怀里,小手一下一下地轻拍着她的后背,低声而坚定地说:“额娘放心,有我在,您和弟弟都会平平安安的。”

这句话,明明出自一个四岁孩童之口,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安抚人心的力量。赫舍里氏听在耳中,竟真的觉得心中所有不安都被抚平,只剩下无尽的安心与依靠。

坤宁宫内,愁云尽散。

皇后精神大好,甚至破例用了半碗燕窝粥。她就那么让承祜依偎在自己身旁,哪里也不让他去。而承祜,便真的靠着母亲,将那些新得的《资治通鉴》取来,用他还带着奶气的童音,断断续续地为母亲和未出世的弟弟念着那些古老而厚重的帝王故事。

殿外的宫女太监们远远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再回想方才太子殿下进殿前后那截然不同的氛围,望向那小小身影的目光中,敬畏之上,又添了几分近乎神祇的崇拜。

这位太子殿下不仅仅是一国储君,更是这深宫之中一尊庇佑着坤宁宫的活菩萨。

坤宁宫那日之事如春风过境,不过一日便吹遍了紫禁城的角角落落。

传到康熙耳中时,版本已然带上了几分神话色彩——太子殿下抚腹安龙胎,口诵经文退沉疴。

康熙在乾清宫听着梁九功绘声绘色的禀报,面上虽不动声色,但指节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的频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挥退了梁九功,独自在窗前伫立良久,目光深邃地望向坤宁宫的方向。

儿子聪慧仁孝,能为皇后分忧,他自然是欣慰的。那孩子身上仿佛真有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奇异力量,无论是面对太皇太后,还是面对他这个时常板着脸的皇阿玛,总能用最纯稚的方式化解最复杂的僵局。

这很好,是未来仁君的潜质。

但在欣慰之余,康熙心中却另有一番更为深远的思量。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未来大清帝国的掌舵者,若只有一颗菩萨心肠,而无霹雳手段;只有满腹经纶,而无强健体魄,又如何能震慑环伺的饿狼,君临天下?

大清的江山是马背上打下来的,文治更需以武功为基,他的承祜必须文武双全。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迅速枝繁叶茂,次日,康熙处理完朝政,便直接命人将承祜从昭仁殿接到了乾清宫外的演武小校场。

春日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场地上铺着厚厚的黄沙。承祜还有些不明所以,他今日穿了一身天水碧色的常服,玉雪可爱,站在一片肃杀的兵器架前显得格格不入。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441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