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55500"
["articleid"]=>
string(7) "593608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616) ",柳莺与黎浩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起初他们是在共同的任务中并肩而行:查证、找到证据、对话证人。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从相互试探到偶尔相互依靠。
黎浩会在柳莺疲惫的夜里送来一杯热豆浆,柳莺会在黎浩无眠时替他开一盏灯。
他们之间没有戏剧化的爱情宣言,更多的是那种在创伤面前相互扶持的默契。
两个人的情感像被缓慢煮开的汤,温度渐升但不猛烈。
“如果可以重来,你会怎么做?”
柳莺某夜问黎浩,月光在窗台上撒下斑驳。
黎浩沉默了一会儿,“我会更早一点站出来。
但我也知道,早了也许会有别的伤害。
我不知道当年的自己能不能承受那种代价。”
他说这话时,眼睛里有一丝被时间打磨出的平静,“但我现在知道,沉默并不能保护你一辈子,只会把伤口传给别人。”
柳莺没有立刻回答。
她想到母亲的信想到那些信箱里寄出的字句,想到拆信人一句话:拆信并不一定会带来救赎,但会逼你面对。
她微笑了一下,把头靠在窗边,“那就试着补上那些可以补的缺口吧。”
书出版当天并不热闹,反而有一种清淡的庆祝。
出版社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里做了个小型新书分享会。
柳莺念了序言的最后一段,台下有认识的老护士,也有在舆论中对她有不同看法的陌生人。
念完之后,有人站起来问她是否后悔把这些信公诸于世。
柳莺想了想,回答道:“后悔不是最有用的情绪。
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什么——如何在知道之后,去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天晚上,拆信人出现在人群的最后,像往常一样,没有太多表情。
他在分享会后悄悄把一封信放在柳莺桌上,纸上只写了四个字:继续拆吧。
那封信没有署名,但柳莺知道它来自谁。
时间像针一样慢慢绕过日子,城市的节奏又回到常态。
柳莺经常会在深夜站在窗前,看着街角那只黄色信箱的剪影。
有时候她会想象,某个人把一生的秘密写成一封信,等着谁来拆开;有时候她会想象自己正在被别人拆信,而那些被拆出的真相将如何改变她的接下来十年。
在一次回访时,柳莺遇到了一位中年男子,他的表情有些拘谨,手里捧着一束带着淡淡香"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428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