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54563"
["articleid"]=>
string(7) "593593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752) ",朕都要知道。”
赵高眼中精光一闪:“老奴明白!
这就去办!”
“还有,”我睁开眼,看着他,“宫里,尤其是太后和安乐公主那边,加派人手。
不是看着,是护着。
有任何闪失,你提头来见。”
赵高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特意关照那两个失势的皇室成员,但立刻应道:“是!
陛下仁德!”
仁德?
我心里冷笑。
不过是不能让她们现在死了或者被掳了,平白给蛮族送借口,乱我军心。
赵高退下后,我摊开兵部刚刚火急火燎送来的边境布防图。
牛皮纸粗糙,上面勾勒着北境蜿蜒的山脉与河流,标注着一个个关隘、军镇、屯兵点。
看着依旧庞大,但记忆里《千秋帝业》后期,这些据点很多都已是空营,兵额吃空饷严重,器械老旧。
又拿起户部的库存清单。
薄薄几张纸,上面的数字看得人脑仁疼。
八十万两?
恐怕实际能动的,五十万两都悬。
钱。
粮。
兵。
三座大山压下来。
但我知道一些原主不知道,甚至这个时代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千秋帝业》小说里提到过,先帝有个极其隐秘的内库,由心腹太监掌管,连原主兵变后都没查出来。
里面藏着至少三百万两白银和大量珍宝,是预备最后关头救急用的。
那个太监,好像就在……浣衣局等死?
——北境防线看似漫长,但有几个关键节点,易守难难攻,只要守住,蛮族主力就很难大规模突入。
其中一个叫“鹰嘴涧”的地方,小说里后期差点失守,是因为守将是个关系户,贪生怕死。
——朝廷里,谁是真有能力却被打压的?
谁又是看似忠良实则通敌的?
我脑子里那本《千秋帝业》,就是最好的人物百科!
思路渐渐清晰。
暴君不能只靠杀人立威。
得有钱,有粮,能打胜仗。
“来人。”
一个小太监连滚爬进来。
“传朕旨意:擢升浣衣局管事太监冯保,为内官监掌印。”
小太监愣住了,完全没听过这个名字。
“再去太医院,挑最好的伤药,赏给他。”
我补充了一句。
小太监懵懵懂懂地去了。
我又写下一道手谕:“北境鹰嘴涧守将王蟠,玩忽职守,即刻锁拿进京问罪。
副将张嵩,暂代守将之职,给朕像钉子一样钉死在那里!
失地,斩。”
手谕被飞"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427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