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53579" ["articleid"]=> string(7) "593582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608) """哦,那我打电话问问物业,看看是不是有陌生车辆进入小区。

"我继续装模作样。

钱老三彻底慌了:"算了算了,你不想卖就算了。

"说着他转身就走,看起来很急的样子。

我连忙叫住他:"钱老三,你不是说要收购古董吗?

怎么突然不要了?

""改天再说,改天再说。

"钱老三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楼下那几辆车看到钱老三离开,也立刻发动车子跟了上去。

我的猜测果然没错!

这些所谓的债主,都是钱老三的同伙。

他们根本不是真的债主,而是想用这种方式逼我低价卖掉父亲的收藏。

我立刻冲回楼上,拿出父亲留下的收藏清单,仔细研究每一件藏品的价值。

看着看着,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父亲收藏的这些古董,确实都是精品,总价值超过一千五百万。

但是,清单的最后一页,记录着一些奇怪的信息。

"抵押给钱老三:明代青花梅瓶,借款三十万""抵押给王老五:清乾隆粉彩瓶,借款五十万""抵押给赵老二:宋代汝窑茶盏,借款八十万"...我数了数,父亲确实抵押了很多古董换钱,总金额接近三百万。

但是,这些抵押的古董都还在家里!

也就是说,父亲借了钱,但没有把抵押品交给债主。

这是什么操作?

我继续往下看,在清单的最末页,发现了一行小字:"注:所有抵押品均为赝品,真品已存放于银行保险柜"赝品?

我愣住了。

难道父亲把真的古董藏在了银行,家里放的都是假货?

那我刚才砸掉的那些瓷器...不对,钱老三认出了那只康熙青花碗的价值,说明至少那一只是真的。

我急忙翻找父亲的其他资料,终于在一个抽屉里找到了银行保险柜的钥匙和租赁合同。

合同显示,父亲在市区的建设银行租了一个大型保险柜,租期十年。

看来真正值钱的古董都在那里!

那钱老三为什么还要低价收购家里的这些"赝品"呢?

除非...他也不知道这些是假的。

或者说,这些赝品的制作水平极高,连专业的古董商都看不出来。

我想起钱老三刚才慌张离开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报复的快感。

这老狐狸想骗我,没想到反被坑了一把。

既然他这么想要这些古董,我就让他买个够!

我拿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425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