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50133"
["articleid"]=>
string(7) "593530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5章"
["content"]=>
string(2572) "术文档,远比陈明收集的还要全面。
附言简单而直接:"有些人认为你是对的。
匿名朋友"我立即与李教授分享了这些新资料。
分析后发现,这些文档不仅证实了之前的所有发现,还揭示了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这些公司确实在尝试塑造整代人的认知方式,目的是创造更加"可控"的未来消费者和公民。
"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李教授的声音中带着震惊,"他们不仅在影响信任形成,还在尝试重塑整个价值体系。
"我感到一阵反胃,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决心。
我将这些新证据整理后,再次分享给了合作媒体和监管机构。
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一周后,国际AI伦理委员会宣布将成立专门调查组,对全球AI育儿系统进行全面审查。
多家公司股价暴跌,CEO们被迫出面道歉并承诺整改。
在这场风波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小但重要的变化——市面上主要的AI育儿系统开始推送更新,移除了那些有问题的"认知优化"功能,增加了更多的透明度和家长控制选项。
这算是一种胜利,但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技术发展不会停止,而伦理监督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我想起了陈明,那个用自己的方式发出警告的人。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他仍然下落不明。
我再次联系了李教授:"我们得找到陈明。
没有他,这个故事就不完整。
"李教授叹了口气:"我一直在尝试,但那些公司否认扣押了他。
没有确凿证据,我们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我的加密器收到了一个奇怪的信号。
解码后,我惊讶地发现那是来自陈明的消息——简短而令人困惑:"第三仓储区B7栋,顶层。
独自前来,勿信任何人。
C"我立即将消息分享给李教授。
两人都认为这很可能是个陷阱,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陈明真的需要帮助的可能性。
最终,我们制定了一个谨慎的计划:我会前往指定地点,但会有安全团队在远处潜伏跟进,一旦有异常情况就立即介入。
次日傍晚,我独自驱车前往指定的仓储区。
这里看似废弃已久,寂静得令人不安。
我小心翼翼地进入B7栋,沿着锈迹斑斑的楼梯来到顶层。
顶层是一个开阔的空间"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413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