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33721"
["articleid"]=>
string(7) "593206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572) "模糊的直觉,感应到有另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窥探着他的秘密和罪行?
这种直觉是否让他更加谨慎,也更加危险?
这种可能性,将他个人的追凶行动,赋予了一层更沉重、更急迫的公共意义。
他不仅仅是在为林薇寻求正义,更可能是在与时间赛跑,阻止下一场未知的悲剧发生。
危险的气息陡然升级。
他加快了排查的速度,几乎压榨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精神时刻处于弓弦般紧绷的状态,对每一次眼前的细微闪烁都如临大敌,既期待获得新线索,又恐惧看到更可怕的景象。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地址、推测、问号和各种潦草的箭头。
凶手的面目依然隐藏在迷雾之后,但他的藏身之窟,正在无数碎片信息的拼凑、交叉比对和逻辑推理下,逐渐显露出清晰的轮廓。
陈暮知道,他离那个答案已经很近很近了。
而那个冰冷的、握着方向盘的答案,或许,也正无声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第四章:对决与真相笔记本上最后一个被圈出的地址,墨迹几乎要透纸背。
西城区兴业路107号附7,一个位于老街深处、几乎被遗忘的旧仓库区。
卫星地图显示其院落结构模糊,街景车从未深入。
符合“07”特征,且周边环境与“视觉碎片”中破败、工业感的氛围高度吻合。
陈暮没有选择英雄式的孤身犯险。
那不是对决,是自杀。
他面对的是一个冷静残忍的潜在连环杀手,而他自己,只是一个被诡异能力折磨得筋疲力尽的数据分析师。
他的武器,不是拳头,而是逻辑与信息。
他花了最后一天时间,将数周来的痛苦、恐惧、观察与推理,凝结成一份冰冷而详尽的报告。
他没有提及“视觉入侵”,而是构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故事框架:一个敏锐的邻居。
报告声称,他(一个匿名线人)因亲友曾在附近租房,多次路过该区域,对那个深绿色卷帘门(附有根据记忆绘制的细节图:锈蚀位置、底部模糊白漆)有印象。
在车祸新闻播出后,他回忆起曾在该车库附近见过一个符合警方模糊描述(男性和、独来独往、有车辆)的住户,其手腕上佩戴着一块极其罕见的、表盘有十字刻痕的老式手表(附精细素描)。
近期,他"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58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