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33717"
["articleid"]=>
string(7) "593206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46) "榨取它的每一分价值。
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不再将“视觉入侵”视为需要祛除的疾病或诅咒,而是视为唯一且可能致命的情报来源。
他需要解码它。
他重新、更加仔细地翻阅之前所有的记录,目光如同探针,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词汇。
他不再将这些碎片视为孤立的噩梦,而是试图将它们拼凑成一幅通往凶手藏身之地的地图。
维修摩托车——凶手可能熟悉机械运作,有自己动手维修车辆或机械的习惯。
这可能意味着他的职业与机械相关,或者更可能的是,他所处的环境较为老旧或偏僻,缺乏方便且廉价的专业维修点,促使他自力更生。
车库环境——昏暗,光线不足;杂乱,物品堆放无序;水泥地面,墙皮剥落;存放着废旧轮胎和机油桶;有老旧的木质工作台。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私人所属、缺乏管理、有些年头的车库,而非新型小区明亮整洁的地下停车位。
很可能是自建房附带的车库,或者老式居民区租金低廉的独立车库。
手表——老式,金属表带,表盘有独特的十字刻痕。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且具体的视觉识别物。
它可能是一款早已停产的旧型号,或者是对佩戴者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车内视角——车辆是作案的直接工具。
但品牌、型号、颜色(除可能是深色外)均未知。
凶手下意识规避了能直接暴露车辆的视角。
情绪感知——冰冷,决绝,毫无波澜。
事后有慌乱,但迅速被压制,转变为冷静的逃离。
这表明凶手心理素质极强,绝非临时起意或冲动犯罪,其冷静程度令人怀疑是否并非初次作案。
滨江路——凶手对案发地点熟悉?
是随机选择目标,还是对林薇的骑行路线早有观察和预谋?
他在笔记本空白页上列出所有这些关键词,用潦草的箭头试图连接它们,构建关系网。
一个模糊但逐渐清晰的凶手侧写开始浮出水面:一个可能生活在城西老城区(生活成本较低,多自建房和老旧小区)、拥有或使用一个杂乱私人车库、具备一定机械动手能力、佩戴老式十字刻痕手表、心理冷静近乎冷酷的男性。
理论构建之后,是更艰巨的实践:在每一次“入侵"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586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