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33092"
["articleid"]=>
string(7) "59319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2560) "知道该怎么办。
苏墨看她的下停宽,双手粗糙有力,便问:“您是不是总用老法子种庄稼,没试过新法子?”
农妇点头:“是啊,我种了一辈子庄稼,都是按老法子来,可最近几年天气不好,庄稼总长不好。”
“您的下停宽,是‘踏实’的相,可上停窄,是‘少见识’的兆头——不是老法子不好,是您没学新法子。
镇上的农技先生最近在教新的种庄稼技巧,您可以去学学;另外,您家的田埂坏了,您可以去修修,让水流通畅些。
靠‘学’和‘干’,庄稼定能好起来。”
苏墨道,语气谦和,像极了当年的陈砚。
农妇听了,谢过苏墨,真的去学了新的种庄稼技巧,还修好了田埂。
秋天的时候,她的庄稼丰收了,特意来青竹观送了一袋新米:“多谢苏先生,今年的庄稼是我种了一辈子最好的一次,这袋米你们一定要收下。”
陈砚坐在一旁看着,心里暖暖的——苏墨不仅学会了看相,更学会了“帮人找法子”,这就是他想传下去的东西。
这日,二徒弟林溪帮一个年轻女子看姻缘。
女子长得漂亮,却总皱着眉,说是相亲了好几次,都没成。
林溪看她的夫妻宫饱满,眼神却有些挑剔,便问:“您是不是对相亲对象要求太高,总盯着人家的缺点看?”
女子一愣:“是啊,我觉得他们要么没才华,要么没本事,我不想将就。”
“您的夫妻宫饱满,是‘有好姻缘’的相,可您的眉尾上翘,是‘挑剔’的兆头——姻缘不是‘挑最好的’,是‘找最合适的’。
您可以试着看看人家的优点,比如那个教书先生,虽然家境普通,却踏实肯干,对人也和善,这样的人值得您试试。”
林溪道,像当年的周道长一样,耐心地帮女子分析。
女子听了,试着和教书先生相处,发现他不仅踏实,还很有才华,两人很快就定了亲。
成亲那天,女子来青竹观送喜糖,笑着对林溪说:“若不是你劝我,我还在挑挑拣拣,哪能遇到这么好的人。”
陈砚看着林溪的笑脸,忽然想起自己刚拜师的时候——那时候他也像林溪一样,对相面一知半解,是道长耐心地教他,帮他找方向。
现在,他把这份耐心传给了徒弟,徒弟又传给更多人,这就是"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56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