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33056"
["articleid"]=>
string(7) "593198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44) "根本——上停是天,中停是人,下停是地。
天定的是根基,人做的是努力,地承的是结果。
你现在缺的,是‘人’的部分,也就是中停的修行。”
陈砚端起茶杯,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竟让他生出几分清明来。
他望着道长,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晚辈愿听道长教诲,从基础学起。”
道长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封面上写着“面相启蒙录”四个字:“先把这本册子读透,明日我再教你认‘三停’的具体分寸。
记住,学相面先学做人,若只用这本事炫耀或害人,不如不学。”
当晚,陈砚在观里的偏房灯下读册子,看到“上停需结合耳朵看”时,忽然想起白天道长说的话——原来面相不是单看某一处,而是要综合评判。
他摸着自己的耳朵,耳型中等,耳垂不算厚,忽然明白过来:自己早年虽有父母教养,却少了些“祖萌”的助力,凡事只能靠自己打拼,这倒与册子上说的“耳小无肉,主得长辈疼爱却少助力”分毫不差。
窗外的雨还在下,陈砚合上册子,第一次觉得,落第或许不是终点,而是让他寻对方向的契机。
第二章:三停辨善恶,六府识人心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砚便拿着册子到院子里等候。
周道长已在练太极,动作舒缓如流云,见他来,便收了势:“今日教你认‘三停’的分寸,再讲‘六府’的用处。”
两人坐在石桌旁,道长取来一支炭笔,在纸上画了一张简笔人脸:“上停从发际线到眉毛上沿,中停从眉毛上沿到鼻尖,下停从鼻尖到下巴。
普通人多是上停略低,中停偏长,你看你自己,是不是上停比中停短些?”
陈砚对照镜子一看,果然如此。
“再看‘六府’,”道长接着画,“上二府在额头两侧,中二府在颧骨,下二府在下巴两侧。
上二府饱满,主得长辈助力;中二府饱满,主人缘好;下二府饱满,主做事稳重。
你看院里那株老松,树干挺拔是‘中停’有力,枝叶繁茂是‘六府’饱满,所以它能经得住风雨。”
陈砚望着那株老松,枝干遒劲,枝叶虽不算密,却每一片都透着生机,忽然懂了:“道长是说,面相的好坏,就像树木的长势,根基稳、枝干壮,才能长"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56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