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31483" ["articleid"]=> string(7) "593174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774) "
她特意让糯米酥放开了一点痛感,打算在完美完成项目研究的同时,再给傅延洲下一剂猛药。
正想着 ,丁嘉珩背着巨大的相机包跑过来。
“姜老师,傅老师,都弄好了!”
“李主任刚才发消息,说已经在等我们了。”
丁嘉珩兴致冲冲的,仿佛有使不完的牛劲。
“丁老师,辛苦了。”
“一点也不辛苦,咱们快去吧。”
车子驶出市区时,太阳正在挣脱云层。
姜栀意翻看着调研提纲,忽然发现页边空白处,有行小字批注。
“梁县老年群体占比33.7%,建议补充方言节目覆盖率的数据。”
字迹遒劲有力,是傅延洲的笔迹。
“你把我的提纲都看完了?”
姜栀意抬头时,撞进傅延洲后视镜里的目光。
“嗯,总得把你的想法了解清楚。”
傅延洲打了转向灯,唇边带着一抹笑意,语气却极为认真。
丁嘉珩坐在后座,突然感觉自己亮亮的。
他一直觉得,这两位老师的互动模式实在诡异,正经中又带着暧昧的感觉,偏偏他又毫无证据。
梁县广播电视中心的办公楼,是栋翻新过的红砖楼,门口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喜迎国庆”的标语。
三人下车后,李主任很快迎了上来。
他握着傅延洲的手,笑得热情。
“傅总编,我们又见面了。"
傅延洲在一年前,曾带着报社的记者,来对突如其来的洪灾进行过全面报道,所以两人是相识的。
姜栀意站在傅延洲的身侧,听着他客气地回应。
“这位是姜栀意老师,负责传播效果分析。”
傅延洲侧身介绍她时,指尖故意擦过她的手背,有幸获得姜栀意的一个眼神杀。
“还有丁嘉珩老师,这次主要负责摄影记录及调查收集。”
李主任分别握了两个人的手,连忙引着他们进了中心大楼。
办公楼的楼梯,铺着暗红色的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姜栀意在二楼转角停住脚步,墙上的荣誉栏里挂着泛黄的照片,最早的能追溯到九十年代的县级广播站。
“这是1998年抗洪时的采编团队。”
傅延洲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她的身后,声音压得很低。
“当时他们靠人力背着发电机,进山报道汛情。”
姜栀意被吓了一跳,转头时差点撞到他怀里,鼻尖擦过他冲锋衣上的拉链,微微有些愣神。
“三位老师这边请。”
听见李主任的声音,姜栀意才迅速和傅延洲拉开距离。
会议室里,坐着中心各部门的负责人,长条桌上摆着一沓又一沓的资料。
“我们的‘乡村大喇叭’工程覆盖了全县127个行政村,”技术部主任指着投影幕布上的地图,“但问题是年轻人不爱听,老年人又觉得节奏太慢,不知道各位老师可不可以给一点建议。”
姜栀意刚要开口,傅延洲先递过来一杯温水。
她接过水杯的瞬间,感受到桌下有目光扫过,抬头时正对上丁嘉珩促狭的笑,赶紧清了清嗓子。
“我认为可以结合短视频平台,把政策解读做成方言情景剧……”
她讲了二十分钟,傅延洲全程没插话,只是在她说到关键处时,适时播放PPT,展示出提前标注好的案例数据。
开完基础会议后,又对广播电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访谈,一上午的时间才算过去。
午休时间,李主任留他们在单位食堂吃饭,特意给他们介绍了食堂里最好吃的几道菜。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52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