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19761" ["articleid"]=> string(7) "592986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535) "一条发布于六年前三月份的长文,那个时间点……不正是我第一次以邹雨女友的身份,在他的家庭聚餐上露面不久之后吗?

窗外,雨声淅沥,我点开了它。

那是一篇关于电影《煤气灯下》的深刻影评,她对电影中丈夫如何通过持续不断的心理操控(煤气灯效应)——否定事实、扭曲认知、孤立妻子、逐步摧毁其自信,最终将其逼疯的情节剖析得十分精准到位,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的深刻批判。

“最可怕的不是身体暴力,而是以爱为名的精神控制,它一点点蚕食着你的心智……”当年匆匆一瞥,只觉得是篇枯燥的文艺评论,很符合我对她这个文艺女青年的刻板印象。

此时读来,却是精准地扎进了我的的痛点。

我关掉微信,立刻在视频网站上搜索了这部电影。

当晚,我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经典的黑白老片。

英格丽·褒曼饰演的妻子,从最初的明媚自信,到后来的惊恐崩溃、自我怀疑、直到彻底绝望,这过程好像一面清晰的镜子,映射出我婚姻中那些被刻意忽视的部分。

邹雨也会贬低我的能力的,“你除了花钱还会什么?”

也会对我的判断进行刻意的否定和扭曲,“你记错了”、“事情不是这样”也会漠视我的感受,“你就是太敏感了”、“你想太多了””“你太依赖我了”甚至也曾有意无意地暗示我的精神不稳定……那一幕幕被以爱为名的滤镜刻意淡化掉的记忆,此刻变得如此清晰、后知后觉……原来当年那条被我随手划过的文字,是邹雪这个清醒的旁观者,向我发出的警示。

她在用她唯一可能的方式告诉我:你被骗了,快逃!

毕竟以她的立场,面对堂哥刚确定关系的女友,她能说什么呢?

难道直接冲上来说:“我哥接近你是有目的的,他是个骗子,你别信他”?

尽管她深知邹雨骨子里的城府算计,对他厌恶至极,却又无法彻底切断那份血缘带来的束缚和压力。

纵使她拥有上帝视角,明知我在向危险靠近,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飞蛾扑火”。

她寄希望于我能从她苦心的隐喻中,窥见一丝危险的端倪,从而自救。

可惜,那时的我,被热恋冲昏了头,她的警示,我视而不见。

电影播完,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35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