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19679" ["articleid"]=> string(7) "592985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70) "国的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

原来打破“刻板印象”的,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能只是一袋妈妈寄来的大碴子,一句蹩脚的东北话,一个愿意放下“架子”靠近你的眼神。

原来那些让我们觉得“有距离”的人,或许也在某个角落,偷偷努力地,想跟我们靠近。

我靠在阳台门口,看着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有了个明确的目标——我要跟艾德里安做朋友,我要让他知道,他不用靠学东北话来“接地气”,他本身的样子,就很可爱。

我甚至开始期待,明天早上,跟他说第一句“早上好”的时候,他会是什么反应。

第二天早上我醒的时候,厨房已经有动静了。

推开门就看见艾德里安围着我的小熊围裙——那是我妈特意寄来的,粉嘟嘟的耳朵都快耷拉下来——正蹲在灶台前搅锅里的东西。

“醒了?”

他回头,脸上沾了点面粉,像只偷喝了牛奶的猫,“大碴子煮好了,我放了红枣,你尝尝甜不甜。”

锅里的大碴子熬得黏糊糊的,红枣的甜味飘满了厨房。

我舀了一勺,刚进嘴就愣了——跟我妈煮的味道一模一样。

“你怎么知道要煮四十分钟?”

我问他。

他挠了挠头,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写着“大碴子烹饪步骤”,每一步都标了时间,最后还画了个小爱心:“昨天查的,怕煮不好你不爱吃。”

我看着他耳朵尖又红了,突然觉得嘴里的大碴子更甜了。

从那天起,教东北话成了我们每天的固定节目。

艾德里安有个深蓝色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林砚专属东北话教材”,字歪歪扭扭的,旁边还画了个叼着奶糖的小人。

里面记满了他的笔记:“磕巴=说话不顺畅(比如杰克说话总磕巴,因为他没理)”“唠嗑=聊天(每天晚上跟林砚唠嗑,很开心)”“贼拉=特别(林砚笑起来贼拉好看)”。

每次我指出他笔记里的小玩笑,他就会把笔记本捂紧,假装生气:“不许看,这是我的秘密教材!”

可下次教新话的时候,他又会主动把笔记本递过来,让我检查有没有写错。

有天晚上我对着微积分题发愁,草稿纸揉了一地。

艾德里安端着热牛奶过来,凑在我旁边看了半天:“这题我会,我教"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35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