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19642" ["articleid"]=> string(7) "592984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630) "因其中凝聚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时代变迁的细微印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学生们来这里上历史课,艺术家来这里寻找灵感,普通人来这里,或许能看见自己祖辈的影子。

林薇的工作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纪念馆和“新无名者计划”上。

她越来越少出现在闪光灯下,越来越多地埋首于档案、田野和与无数普通人的交谈中。

她觉得自己仿佛也成了周墨云笔下的一个角色,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无名”桥梁。

又是一个黄昏,林薇闭馆后,习惯性地在馆内巡视一圈。

她停在周墨云那幅未完成的《素华的手》前——这是他们缘起的象征。

月光依旧皎洁,洒在画面上。

忽然,她注意到画框侧面的木纹似乎有些异样,有一道极细的缝隙。

她心中一动,找来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并非另一卷胶片,而是一封薄薄的、泛黄的信封。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画着一朵墨云。

她的手微微颤抖,取出里面的信纸。

纸张脆弱,上面的字迹是熟悉的、属于周墨云的清瘦笔体:“致见此信的有缘人: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我已真正归于尘土,而我的画,我的‘无名者’们,已找到了他们的归处。

艺术为何?

我曾迷茫半生。

求名者,艺术为阶梯;求利者,艺术为商品;求美者,艺术为幻境。

然烽火连天,生灵涂炭,方悟艺术亦可为刀剑,为盾牌,为黑暗中的微光,为无声者的呐喊。

我所画下的每一张面孔,每一双手,都曾真实地存在于这片土地。

他们或许渺小如尘,却是时代的基石,历史的注脚。

我选择消失,非因厌倦,而是希望我的艺术能挣脱‘周墨云’之名的束缚,真正属于他们——那些值得被铭记却终将被史书遗忘的无名者。

不必寻我。

我即众生,众生即我。

愿你继续注视,继续记录,继续传递。

墨云 绝笔”信末的日期,已不可考。

林薇捧着这封信,久久伫立。

没有泪流满面,只有一种深沉的、如同大地般的平静在她心中蔓延。

周墨云早已将他最后的告白,藏在了起点之处,等待时间将其交付给真正读懂他的人。

她终于彻底懂得。

他的“无名”,并非放弃署名权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彻底的交付"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35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