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16856"
["articleid"]=>
string(7) "592929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596) "到箱面时,忽然摸到一道浅浅的刻痕——是个“苏”字,和钥匙上的花纹隐隐呼应。
她心里一动,却没说什么,只道,“麻烦您靠墙角放吧。”
师傅走后,阁楼里只剩雨声。
林砚推开积灰的木窗,雨丝斜斜飘进来,打在手背上凉丝丝的。
楼下的青石板路被冲得发亮,路对面的老房子爬满爬山虎,远远望去像片绿色的瀑布。
她收回目光,蹲下身翻最上面的木箱——没上锁,掀开盖子时,线装书的纸张发出“簌簌”的脆响,像老人生前的低语。
最上面是本《春秋公羊传》,封面泛黄发脆,边缘卷得像干枯的树叶。
林砚抽出书,指腹抚过扉页上的小字:“赠景明,岁在壬午暮春”。
壬午年是1942年,陈景明那时才22岁,正是照片里外婆身边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就在这时,手指碰到个硬硬的东西。
她低头,看见木箱底部藏着把黄铜钥匙,柄端缠着暗红色丝线,线尾已经发黑,却依旧坚韧。
这栋楼的门窗都是新式锁具,显然不属于这里。
她的目光扫过阁楼角落,落在一个深色木质衣柜上——柜门上的黄铜锁扣,形状竟和钥匙柄的花纹一模一样。
钥匙插进锁孔时,“咔哒”一声轻响,像解开了某个尘封的开关。
衣柜里挂着几件老式长衫和旗袍,樟脑味混着淡淡的玉兰香飘出来。
林砚拨开衣服,发现深处藏着个铁皮盒子,锁孔比刚才那把钥匙小了一圈。
盒子很沉,摇了摇,里面传来硬纸摩擦的声响。
她蹲下身看,盒子边角刻着个模糊的“苏”字。
“苏……”林砚喃喃自语。
陈景明姓陈,研究明清史的,这个“苏”是谁?
雨还在下,阁楼里的光线越来越暗。
她看了看表,下午五点了,决定先整理线装书,铁皮盒子的事明天再说。
可刚转身,楼下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软底鞋踩在木楼梯上,一步,两步,轻得像猫,最后停在了阁楼门口。
林砚的心跳骤然加快,握紧了手里的《春秋公羊传》。
阁楼门没关严,留着道缝隙,透过缝隙能看见一只青色布鞋,鞋面上绣着朵小小的兰花,针脚细密,像是手工缝的。
脚步声消失了。
过了一分钟,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伴着温和的女声:“请问……里面有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25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