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15494" ["articleid"]=> string(7) "592899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14) "得僵立原地,额上渗出细密冷汗。

在杨静媛咄咄逼人的气势下,他最终被迫提笔,手腕颤抖着写下:“某行为不端,有辱斯文,深感惭愧...”笔墨潦草,尽是屈辱。

杨静媛满意地收起悔过书,唇角掠过一丝胜利的微笑。

2 墨刑无声三日后,国子监公示处的桐木板上贴出告示:太学生肖文远行为不检,记大过一次,暂停月俸,不得参与今科明经试。

消息传出,监内哗然。

唐代科举中,明经科是寒门子弟入仕的重要途径。

暂停考试资格,无异于断绝前程。

肖文远得知后如遭雷击,手中书卷啪嗒落地。

他直奔司业衙署求见杨敬之,却在门前被两个书吏拦下。

“司业大人今日不见客。”

年轻些的书吏面露同情,年长的那位则眼神躲闪。

“求二位通传一声,文远确有冤情...”肖文远恳求道,声音因急切而嘶哑。

杨敬之避而不见,只让书吏传话:“行为不端,理当受罚。”

声音从门内冷冷传来,不容置疑。

同时,长安坊间开始流传“国子监龌龊书生”的故事。

酒肆茶馆中,说书人添油加醋,将肖文远描绘成衣冠禽兽。

甚至有人编成俚曲小调,在市井传唱:“国子监里读书郎,表面正经内里脏。

小娘子,眼睛亮,揭穿伪君子真面庞...”肖文远闭门不出,终日枯坐。

同窗好友李逸前来探望,见他形销骨立,屋内弥漫着药味和霉味,不禁叹息:“文远何不请医官作证?”

肖文远惨然一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陶碗边缘:“这私处之疾,怎好宣之于口?

况且人言可畏,纵有百口莫辩矣。”

正言语间,窗外忽然喧哗起来。

几个市井无赖聚集门外,高声叫骂:“龌龊书生滚出来!”

“辱没斯文的败类!”

原来杨静媛将此事告知了在京任金吾卫参军的表兄,这些无赖便是受他指使前来骚扰。

肖文远面色苍白如纸,双手颤抖不止。

当夜,他旧疾复发,又加气急攻心,竟发起高热。

医官来看过,开了安神解郁的方子,嘱咐静养。

然而门外叫骂声日日不绝,他病情反反复转,不见好转。

3 青衫磊落险峰行一月后,肖文远勉强能下床行走,人已瘦脱了形,青衫空荡荡地挂在身上。

他决定向国子监祭"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321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