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08106" ["articleid"]=> string(7) "592804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86) "图证明自己的清白。

然而,苏婉却像是消失了一般,无论我怎么联系她,她都不予回应。

13就在这时,我收到了沈砚的消息:“别怕,我们一步步澄清。”

他的鼓励让我瞬间有了力量。

是的,我不能就这样被击倒,我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当晚,我坐在书桌前,深呼吸,打开电脑,发布一篇实名长文:《关于我如何进入科研项目的全部真相》文章内容清晰有力:我晒出了高考成绩单截图,687分,全省第42名,附省教育考试院查询链接,并配文:“这是我光明磊落赢得的入场券。”

高三一模、二模成绩证明,连续三次年级前三,每一份成绩单都盖着学校的公章,铁证如山。

全国创新大赛获奖证书与答辩视频链接,我附文道:“创新大赛全程公开透明,我的每一份数据、每一个观点,都经得起考验。”

李教授亲笔发送的邀请邮件原文,我逐字逐句贴出:“冉冉同学逻辑严谨、数据敏感,是我近年来见过最具科研潜质的本科生,诚邀加入项目。”

并附上项目选拔流程公示,从初筛到面试,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我写下结语:“我冉冉,从不依靠任何人,只凭实力说话。

造谣者,请出来公开道歉,否则我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我愿意接受项目组的一切调查,只求一个公正。”

文章发出后,迅速引发了热议。

网友们被我的证据所折服,纷纷为我发声。

很快,这篇文章就被顶上校内热搜第一。

随后,李教授也转发了我的文章,并配文:“冉冉是我主动邀请的,她的实力,不容质疑。

造谣者,请自重。”

项目组的其他成员也相继发声,晒出了面试的录像和成绩单,证明我的实力。

“冉冉的分数是最高的,我们心服口服。”

“我们项目组只看实力,不看关系。”

舆论瞬间反转,原帖被大量举报,平台查实后永久封禁了发帖账号。

我知道,这是苏婉的账号。

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4学校网络安全中心也介入了调查。

通过IP定位与账号注册信息,他们很快锁定了发帖人——苏婉。

同时,他们还查出,苏婉曾多次在社交平台匿名抹黑我,包括高中时期“作弊诬陷”事件后,她也在贴吧散布我的隐"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294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