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04168" ["articleid"]=> string(7) "592685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488) "‘空’。”

我把珠子放在药师佛唐卡的旁边,珠子在藏香的烟里泛着光,像颗小小的念珠——原来“放下”不是把东西扔掉,是把心里的执念解开,让该留的留,该走的走,像经堂里的经幡,风来就动,风停就静,不执着于“动”,也不执着于“静”。

有天红帽喇嘛来药铺,看见桌上的塑料珠子,笑着说:“这珠子里,也有‘空性’。”

我愣了愣,他接着说:“塑料是假的,可姑娘的‘放下’是真的;珠子不值钱,可她的‘转念’值钱。

《无量寿经》里说‘一切皆空,唯有因果不空’,你看这珠子,是‘因’,姑娘的‘放下’是‘果’;你的观想指引是‘因’,她的‘转念’是‘果’——因果像串珠,一颗连着一颗,串起了人间的善,也串起了修行的道。”

那天晚上,我对着塑料珠子和《无量寿经》坐了很久。

闭着眼,我试着观想“无量寿佛”——不是画里的佛,是心里的“寿”。

我把阿爸的咳嗽想成“寿”,那是他熬过病痛的坚韧;把卓嘎奶奶的眼睛想成“寿”,那是她重见光明的欢喜;把姑娘的塑料珠子想成“寿”,那是她放下执念的自在;把药铺里的草药想成“寿”,那是它们治愈病痛的慈悲;把藏香的烟想成“寿”,那是它熏染善念的绵长。

原来“无量寿”不是活很久,是把每一个当下的善、每一次的转念、每一回的治愈,都变成“寿”,藏在心里,留在人间,像青稞籽落在土里,能长出新的青稞,能结出新的善果。

我“看见”无量寿佛坐在莲花座上,座下的莲花不是画的,是用无数个“善因”堆成的——有阿爸种青稞的善,有喇嘛抄经的善,有卓嘎奶奶唱歌的善,有姑娘放下的善,还有我观想治病的善。

佛的袍角飘起来,裹住了整个药铺,裹住了青稞地,裹住了纳木错湖,裹住了扎叶巴寺——所有被裹住的地方,都开满了莲花,莲花上的露珠里,映着每个人的脸,每个人的眼里都有光,像无量寿佛的眼,像《无量寿经》的字,像文殊菩萨的智慧眼,像药师佛的朱砂红。

突然,我听见转经筒的声音,“嗡嘛呢叭咪吽”,混着《无量寿经》的念诵声,混着草药的香,混着青稞地"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283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