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04166" ["articleid"]=> string(7) "592685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520) "亮慢慢往下落,落在药铺的屋顶上,把药铺照得亮堂堂的——药铺里的草药在发光,唐卡在发光,经卷在发光,连我手里的转经筒也在发光,像把整个佛堂搬进了药铺。

突然,我听见阿爸的声音,他在院子里喂牦牛,声音很亮,不像以前那样沉郁;我听见卓嘎奶奶的声音,她在纳木错湖边唱歌,歌声里满是欢喜;我听见卓玛的声音,她在藏医学院里念《无量寿经》,声音清清楚楚的——这些声音像无数根线,绕着我的莲茎往上爬,缠成一个大大的圈,把药铺、青稞地、纳木错湖、扎叶巴寺都裹在里面,像个透明的茧,暖得能焐热所有的寒。

我睁开眼,看见红帽喇嘛站在药铺门口,他的拐杖上挂着一串新的蜜蜡念珠,珠子上还留着阳光的温度。

“看见了?”

他笑着说,“你的‘莲心’,已经能映月了。

月是《无量寿经》的理,莲是你的行,理和行在一起,就是‘修行’的道。”

我摸着眉心,那里还留着智慧眼的凉意;摸着掌心,那里还留着药师佛的暖意;摸着经卷,那里还留着酥油的暖——原来这么多年的观想,不是在“求什么”,是在“修什么”;不是在“看见什么”,是在“成为什么”。

成为文殊菩萨的“智慧”,帮人看清路;成为药师佛的“慈悲”,帮人减轻痛;成为《无量寿经》的“善”,帮人种下暖。

有天,私塾先生来我的药铺买草药。

他已经老了,头发全白了,戒尺也早就不拿了。

他看着墙上的唐卡,笑着说:“扎西达瓦,当年我总说你笨,现在看来,是我错了——你不是笨,是心里的‘莲’,开得晚了点。”

我给先生倒了杯酥油茶,递到他手里:“先生,要是没有您的戒尺,我也不会想着去‘找’智慧眼;要是没有您的奶糖,我也不会想着去‘放’气结。

您也是我‘莲心’里的光。”

先生喝着酥油茶,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好,好,你还记得。”

那天晚上,我对着《无量寿经》磕了三个头。

藏香的烟绕着经卷转,我“看见”经卷里的字变成了无数颗青稞籽,落在草原上,长出了无数棵青稞;青稞成熟了,变成了糌粑,喂饱了草原上的人;人又种下了新的青稞籽,周而复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2836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