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604153"
["articleid"]=>
string(7) "592685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20) ",有颗金粉似的光点慢悠悠地落下来,正好砸在我眉心——不是前九十九天的烫,是凉的,像把刚从雪水里捞出来的小镊子,轻轻撬开了脑子里那扇总也记不住偈子的门。
我“看见”那扇门后是片空荡的草原,草原上没有牦牛,没有青稞,只有菩萨的智慧眼,像颗水晶,悬在半空中,亮得能照见我的影子。
水晶慢慢往下落,落在草原中央,突然炸开,变成无数颗小水晶,钻进我的脑子里——那些之前记不住的《金刚经》偈子,像被唤醒的蝴蝶,从脑子里飞出来,一句接一句,清清楚楚地落在我心里。
“看见了?”
阿爸不知何时站在佛堂门口,他的咳嗽声轻了些,像风刮过稀疏的经幡,没那么沉郁了。
“嗯!”
我睁开眼,看见唐卡上菩萨的智慧眼正对着我,水晶的光顺着布面流下来,在地上积成小小的一汪,像刚从雪山上引来的泉水,“像把钥匙,能打开脑子;也像《无量寿经》里说的‘光明’,能照见记不住的偈子。”
那天私塾先生抽查《金刚经》,我背得一字没漏。
他翻着经书,戒尺悬在半空,半天没落下,最后叹了口气:“你这脑子,是被文殊菩萨摸过了?
还是被《无量寿经》的光照着了?”
我摸着眉心,那里还留着水晶的凉意——原来“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是像这眉心的空白,能盛下菩萨的眼,能盛下《无量寿经》的字,也能盛下之前总也忘不掉的偈子。
就像喇嘛说的,心是空的,才能装下万物;心是静的,才能看见万物。
从那天起,我每天清晨都会先观想《无量寿经》的“南无阿弥陀佛”,再观想文殊菩萨的智慧眼。
有时会“看见”阿弥陀佛坐在莲花座上,身边有无数菩萨环绕,金光从他们的身上洒下来,落在我的眉心;有时会“看见”经文里的字变成小鸟,在我脑子里飞,把偈子一句句衔进心里。
阿爸说,我观想时,眉心会泛着淡淡的光,像唐卡上菩萨的智慧眼——我摸了摸眉心,没觉得有光,只觉得那里暖暖的,像揣着颗刚晒过太阳的青稞籽。
三、气脉织网十五岁那年,阿爸的咳嗽好了大半,不用再天天熬药,可他总在夜里惊醒,满头是汗,说梦见青稞地被洪水冲了"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283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