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91839" ["articleid"]=> string(7) "592442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602) "林叙的设计工作室藏在老城区一栋爬满青藤的阁楼里。

九月的风裹着巷口桂花香钻进来时,她正趴在胡桃木长桌上。

指尖捏着支银灰色钢笔,在烫金邀请函的“特邀嘉宾”栏反复描“陈逾白”三个字。

钢笔是大二那年买的,笔帽侧边有道浅白刻痕——是当年在阶梯教室,陈逾白帮她捡笔时,不小心磕在桌角弄的。

林叙盯着那道痕,眼前忽然晃进午后的阳光:二十岁的陈逾白坐在她斜前方,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

笔尖在设计稿上勾出利落的线条,蝉鸣混着纸张摩擦声,成了她整个大学时代最清晰的背景音。

“林姐,陈氏集团的地址核对好了,这邀请函真要亲手送?”

助理小张抱着展架图纸进来,瞥见桌上摊开的速写本。

封皮角落画着枚指甲盖大的金属徽章,“又画这个呀?

你这次‘时光秘藏’展,从海报到展签,到处都是金属徽章。”

林叙慌忙合上速写本,耳尖泛热:“嗯,特意加的。

送过去时跟陈总秘书说,设计师林叙,请他务必来看看。”

小张走后,林叙从抽屉搬出个深棕色木盒。

盒盖边缘被摩挲得发亮,是她毕业时从宿舍带回来的“百宝箱”。

打开盒盖,黄铜金属徽章躺在丝绒衬布上,边角已泛出温润光泽。

内侧刻着极小的“Y.B”,浅得要凑到灯下才看得见。

这是她以大学设计系系徽为原型改的,特意把系徽里的“画笔”换成陈逾白常用来画速写的“自动铅笔”,背面还刻了自己当时的学号。

这是她毕业前熬了三个通宵做的。

最后一节专业课结束,她抱着木盒在教室门口等了四十分钟。

却只看见陈逾白被导师叫走的背影。

白衬衫下摆被风掀起,像只没停稳的鸽子,终究没接住她攥得发潮的心意。

木盒最底层压着本泛黄的设计笔记,是陈逾白毕业前送的。

林叙翻到最后一页,一张三寸照片从纸缝滑出:照片里的她趴在教室课桌上写设计说明,阳光落在发顶,镜头角度明显是从斜后方偷拍的。

背面用钢笔写着行小字:“怕打扰,先藏着。”

这行字她看了十年。

从国外读设计硕士时的深夜绘图,到回国开工作室遇到瓶颈,每次难捱,她都翻出这张照片。

可她从没敢找陈逾白问起——"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2598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