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54410" ["articleid"]=> string(7) "591508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627) "

郑爱国一手抱着这条大鱼,一手浮水,浮出水面,把大鲤鱼扔到岸边。

又潜入水里,摸了两条鲫鱼扔上去,鲫鱼好,下奶,产妇最适合了。

刚想上岸,他眼尖的瞅到了一只大鳖要溜走,赶紧把这大鳖给抱上来。

这年头没有养殖的鳖,抓一只鳖很难,这鳖看着有三斤以上,寿命应该很长了。

像这种老鳖,卖给识货的人,能卖几十块上百块,在80年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今天真是满载而归啊。

有这些就够了,郑爱国也不贪心,把三条鱼用草绳穿起来跟大鳖绑到一块,藏到旁边的草丛里,然后就开始找鹅卵石。

顺着河边,郑爱国很快就把背篓装满,最后在上面压上一块大青石板就准备回了。

鱼和鳖他本来想拎在手上,但又怕有些人看到说些有的没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他就顺手放进了空间里。

这一背篓的石头起码有一两百斤重,放在以前郑爱国肯定会背的很吃力,他已经做好准备了。

却没想到背起来的那一刻比他想象中的轻很多。

石头是不会变轻的,那就是他的身体素质变好了,负重能力也变强了。

刚才他在空间里也没做别的,就是吃了一个桃,喝了两口灵泉水,想来都是这些东西的功劳了。

想到这里,郑爱国迫不及待的往家里走。

“国哥,你这是干啥呢?”叫住郑爱国的是郑福生,郑爱国的小弟之一。

从前就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现在两人也是穿一个裤裆的好哥们儿,经常一起干活儿。

可惜后来他……

“福生,你今天没去石场上班?”

郑福生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家里有个瘫在床上的老娘,他没办法出去打工。

只能在距离这里一公里外的一个打石场上班,闲暇时在家务农,供养母亲。

郑福生摇摇头。

“国哥,今天石场不上班,家里也没什么要紧的活儿。

我正说到你家去找你呢,听说嫂子生了一对龙凤胎。

恭喜你当爸爸了。

我也没啥好送的,编了一张竹席,正说给你送过去。

这席子我已经处理好了,上面的倒刺全都磨的干干净净,边也让我妈用布包起来了,绝对不会割到小侄子、小侄女。”

郑福生挠挠头有些害羞的笑了笑。

这兄弟跟郑爱国一样,从小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他编凉席的手艺很好,在外面都能卖上高价,这一看就是精心做的。

其实郑福生也就比郑爱国小一岁,可到现在还没有个着落,娶不到老婆,因为家里条件太差,没有人愿意跟他。

尽管他长得还算可以,人又憨厚老实,可就是没人愿意嫁进来。

谁家也不是傻子,都不愿意把闺女嫁给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家庭。

郑福生虽然能干,把田里地里的活都伺候的明明白白的,还在石场工作,一个月下来也有十来二十块钱贴补家里。

但他老娘的命全靠药吊着,挣再多的钱也不够填这个窟窿,谁家好姑娘愿意嫁进这样的家庭呢?

郑福生也不愿意连累别人,就一直没有找老婆。

上辈子,郑福生的老娘一心想抱孙子,在亲戚的介绍下,给他娶了一个带孩子的二婚女人。

他不嫌弃这个女人结过婚还有孩子,只希望她能跟着自己一起操持好家里,善待母亲。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101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