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51494"
["articleid"]=>
string(7) "591471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2603) "嚣、张辰的骚扰电话,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几圈涟漪后,终归于沉寂。
林薇没有浪费精力去解释或对抗,只是干脆利落地切断了这些有毒的连接。
世界并未因此崩塌,反而变得前所未有的清净和广阔。
陈默的作品在展览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那种原始的生命力和挣扎感,触动了不少看腻了精致流水线艺术品的观众。
作品售出大半,剩下的也被画廊签下代理。
扣除分成和税费后,林薇的银行卡里收到了一笔对她而言堪称巨款的收入。
数字是冰冷的,但其代表的意义却滚烫。
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对她能力的验证,对她选择的肯定,是她独立生活的第一块坚实基石。
她用这笔钱的一部分,支付了苏琪几个月的房租和水电,尽管好友一再推辞。
另一部分,她租下了一个临街的、只有二十平米的小小铺面。
她没有选择繁华的商业街,而是挑了一个毗邻大学城和老社区、租金相对低廉的角落。
这里既有年轻的学生,也有怀旧的老人,人流虽不密集,却足够多元。
接下来的日子,她像一只衔枝筑巢的春燕,忙碌却充满希望。
她亲自打扫、粉刷,从旧货市场淘来物美价廉的家具和展架——在她的能力指导下,总能精准地避开华而不实的陷阱,找到真正性价比高的好东西。
苏琪和陈默都来帮忙。
陈默甚至用这次卖作品的钱,租下了一个光线好点的工作室,并坚持将林薇小店里的所有陈列架和装饰品都承包了,亲手为她制作,每一件都独一无二。
小店渐渐有了模样。
原木色的架子,暖黄色的灯光,墙上挂着那幅她从垃圾堆里救回来的少女侧影画,以及陈默的其他一些小作品。
靠窗的位置摆了一张小桌两把椅子,可以喝咖啡看书。
她给小店取名为“见微”。
取自“见微知著”,也嵌了她名字里的“薇”。
意在关注那些微小、被忽视,却可能蕴含巨大价值的事物。
开业前夜,她独自坐在店里,看着眼前的一切。
没有鞭炮锣鼓,没有花篮成排,只有一室暖光和满屋承载着不同故事的旧物与新作。
她目光所及,熟悉的标签依旧浮动,却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陈默手制陶艺摆件,创意价值-高,情感投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092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