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28893" ["articleid"]=> string(7) "590945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618) "1. 复仇序幕三年了。

电视里,林照彦穿着一身高定西装,正举起那座金灿灿的最佳编剧奖杯。

闪光灯把他本就油腻的脸照得更加明亮,像一尊被反复盘包浆的假玉。

他获奖的作品,叫《回响之城》。

我的作品。

“感谢我的灵感,它像一座不夜城,永远为我亮着一盏灯……”我关掉电视,抓起茶几上那张催缴单。

弟弟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串长长的、冷冰冰的数字,那是第二次手术的费用。

这张纸,比林照彦那张获奖证书,要真实得多。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点开一个尘封三年的文件夹。

里面只有一个文件,是我这三年所有心血的凝结。

剧本,《赤色河流》。

然后,我打开招聘网站,精准地找到“林照彦工作室-编剧组”的招聘页面,将剧本作为简历附件,发送了过去。

应聘人姓名那一栏,我敲下两个字:念素。

意思是,提醒我自己,过去的苏然,已经死了。

死在三年前那个雨夜。

当时我揣着五十万的剧本转让合同,以为终于能救弟弟的命,却在第二天,看到林照彦以《回响之城》原创编剧的身份,接受了独家专访。

我冲去找他对质,他只是慢条斯理地摘下金边眼镜,指着合同上那一行比蚂蚁还小的字:“甲方有权对剧本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和署名。”

他说:“苏然,你是个很有才华的姑娘。

但才华,是这个行业里最不值钱的东西。”

“你弟弟的手术费,才是。”

后来,我在网上发帖,用尽所有力气去嘶吼,得到的却是他工作室一纸加盖了公章的律师函,反咬我这个“被开除的实习生”因嫉妒而诽谤。

他的粉丝,那些被他“金牌编剧”光环迷惑的年轻人,像一群疯狗,追着我咬了三个月。

他们扒出我弟弟的病历,说我是为了钱想疯了,连“恩师”都污蔑。

我社会性死亡。

而现在,我回来了。

带着我的新马甲,和一份更完美的剧本。

去见我的“恩师”。

2. 潜入敌营林照彦工作室的面试,比我想象得要顺利。

或许是《赤色河流》这个剧本的质量足够好,或许是林照彦压根不记得三年前那个被他随手碾死的实习生叫什么名字。

他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看着我的眼神,像在打量一件商"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941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