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27606"
["articleid"]=>
string(7) "59091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0章"
["content"]=>
string(2560) "着宝妈们做的端午香囊堆成了小山。
风吹过桃树,花瓣落在她的手账本上,像时光留下的温柔印章。
她知道,手艺的春天来了,而她的幸运故事,也在这春暖花开里,长出了更鲜活的模样。
第十六章 时光不会辜负认真的人盛夏的蝉鸣最热烈的时候,老街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电视台的纪录片团队。
他们扛着摄像机在学堂里拍了整整一周,从清晨王大爷生火熬糖,拍到傍晚李奶奶收坛酱菜;从赵婶教刺绣的专注神情,拍到安安和林宇讨论设计的热闹场景。
“苏老师,能讲讲你中奖后的变化吗?”
采访时,主持人笑着问。
苏晴望着院里忙碌的身影,认真地说:“中奖让我有了改变生活的底气,但真正的幸运,是遇到了这些可爱的手艺人,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
其实每个人都能成为‘锦鲤’,只要你认真生活,时光总会给你回馈。”
纪录片播出那天,老街挤满了来看热闹的街坊。
当镜头里出现苏晴刚中奖时局促的样子,对比现在从容教手艺的模样,大家都忍不住鼓掌。
张姐抹着眼泪说:“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啃泡面的小姑娘,现在能带着老街人过上好日子!”
节目播出后,学堂的报名电话被打爆了。
有从外地来学手艺的年轻人,有想合作的文创品牌,甚至有高校非遗专业来谈联合培养。
苏晴特意留出时间接待每个来访者,耐心讲解老街的手艺故事,手里的茶杯换了一杯又一杯,嘴角的笑意却始终没停。
秋分那天,“时光造物”品牌发来捷报:“老街记忆”系列家居用品销量突破千万,按约定要把利润的10%捐给学堂做发展基金。
苏晴拿着捐赠证书召集大家开会:“咱们用这笔钱建个‘手艺博物馆’吧!
把老工具、老物件都藏进去,让后人知道这些手艺是怎么传下来的。”
手艺人都举双手赞成。
王大爷捐出了用了三十年的铜锅,赵婶拿出了第一双虎头鞋的纸样,李奶奶则把外婆传下来的酱菜坛摆在了展柜最显眼的位置。
博物馆开业那天,安安和林宇作为年轻传承人,给参观者讲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眼里的光比展柜的射灯还亮。
年底的总结会上,苏晴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学堂学员突破"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937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