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27597"
["articleid"]=>
string(7) "59091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6章"
["content"]=>
string(2518) ",把老爷爷这样的老街故事、老照片、老手工艺品都放进去,让更多人记得乡愁。”
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征集老街老故事、老物件,邀请摄影师拍老街的四季风光,让安安把故事绣成插画。
盲盒上线时,苏晴写了段话印在盒子上:“所谓幸运,是有人记得你的过去,有人珍惜你的现在,有人把你的故事藏进时光里。”
秋分那天,苏晴收到老爷爷从外地寄来的包裹,是他孙子画的老街插画,说要放进下一代盲盒里。
她站在学堂的葡萄架下,看着满院的游客和忙碌的手艺人,看着安安和林宇教孩子们做手工,突然明白:她的锦鲤好运,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奇迹,而是老街的烟火气、手艺人的坚守、年轻人的热爱,一起酿出的时光馈赠。
盲盒里藏着的不只是物件,更是无数人对家的眷恋,而她的幸运故事,也在这眷恋里,长成了最茂盛的模样。
第十三章 跨城的手艺联结深秋的风卷着落叶掠过老街,学堂里的柿子树挂满了橙红的果实。
苏晴正在整理“老街记忆盲盒”的订单,屏幕上跳出一条来自苏州的消息:“我们是刺绣非遗工坊,看到你们的学员作品,想邀请老街手艺人来交流学习。”
发消息的是苏州“锦绣坊”的负责人,他们在网上刷到安安的《老街雨韵》刺绣,被里面的烟火气打动,特意联系苏晴想做跨城合作。
苏晴立刻召集手艺人商量,王大爷摩拳擦掌:“我早就想去看看苏州的糖画手艺了!”
赵婶也点头:“听说那边的苏绣针法一绝,正好去学学新本事。”
一周后,苏晴带着赵婶、王大爷和安安组成“老街手艺交流团”,坐上了去苏州的高铁。
锦绣坊的师傅们早已在门口等候,院子里摆满了精致的苏绣作品,花鸟鱼虫绣得栩栩如生,连丝线的光泽都透着讲究。
赵婶捧着一幅双面绣牡丹,忍不住赞叹:“这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交流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赵婶跟着苏绣师傅学“虚实针”,王大爷和当地糖画艺人切磋熬糖火候,安安则在缂丝工坊里看匠人织花纹。
苏晴则和锦绣坊负责人规划合作项目:“咱们可以做‘南北手艺盲盒’,把苏绣和老街刺绣、苏州糖粥和李奶奶酱菜放在一起"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937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