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27595" ["articleid"]=> string(7) "59091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2550) "在荷包上,用李奶奶酱菜坛的花纹做手帕纹样。

苏晴看着她专注的样子,特意给她申请了“老街手艺基金”的助学名额,解决了学费和材料费的问题。

一个月后,安安拿着一幅刺绣作品来找苏晴,是用二十种蓝色丝线绣的老街雨景,青瓦上的雨滴、墙角的青苔、屋檐下的灯笼,都绣得栩栩如生。

“我想参加下个月的青少年手工大赛,行吗?”

安安的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

苏晴看着作品连连点头:“太行了!

这不仅是手艺,更是艺术品!”

她带着安安修改作品细节,请非遗专家指导装裱,还拍了安安照顾外婆的视频作为作品背景。

大赛当天,安安的《老街雨韵》一亮相就惊艳全场,评委们看着刺绣里的烟火气,当场给出了金奖。

颁奖台上,安安捧着奖杯说:“我要谢谢苏老师和赵奶奶,是她们让我知道,手艺能治病,能让外婆笑,还能让老街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台下的外婆抹着眼泪笑,赵婶和苏晴使劲鼓掌,掌声里藏着比奖杯更暖的感动。

大赛结束后,不少媒体来采访安安,老街的刺绣手艺突然火了。

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学堂学刺绣,有企业定制刺绣伴手礼,还有高校非遗专业抛来橄榄枝,说要免试录取安安。

苏晴看着安安在镜头前自信地讲手艺故事,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不只是手艺的延续,更是让年轻的心爱上岁月的温度,让老故事在新生命里继续生长。

雨停后的傍晚,安安扶着外婆来学堂看新学员。

夕阳穿过葡萄架,在绣绷上投下光斑,赵婶正教几个小姑娘绣安安设计的蒲公英图案。

外婆摸着绣线说:“以前总怕这手艺没人学,现在看到这么多孩子喜欢,我就放心了。”

苏晴看着这一幕,心里像被雨水洗过一样透亮,她知道,老街的手艺有了最年轻的传承者,她的幸运故事,也多了最温暖的注脚。

第十二章 盲盒里的老街地图盛夏的蝉鸣洒满老街,学堂门口的葡萄藤爬满了架子,绿莹莹的果实坠在枝头。

苏晴正在打包“学员作品盲盒”,里面装着安安绣的荷包、林宇设计的卡通挂件、退休阿姨做的酱菜罐摆件,每个盲盒里还附了张手绘的老街地图,标着手艺人的工作室和隐藏打"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937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