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27586"
["articleid"]=>
string(7) "59091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2576) "西。”
她盯着礼盒发呆时,突然看到桌上李奶奶送的萝卜干,玻璃罐上贴着手写的“平安”二字。
“有了!”
她连夜请老街的书法爱好者写了一百张不同字体的“暖”字,每张都盖着老街的印章,随机贴在礼盒内侧。
作品送展那天,苏晴特意带着王大爷和赵婶去了展厅。
看着自家手艺变成精美的家居用品,两位老人激动得眼眶发红。
王大爷摸着玻璃灯罩说:“没想到我这熬糖的手艺,还能变成照亮屋子的灯。”
大赛评审那天,苏晴的心一直悬着。
评委们围着“老街记忆”系列讨论了很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评委拿起茶杯说:“这釉色里有生活的味道,礼盒里的‘暖’字更是点睛之笔,让设计有了温度。”
公布结果时,苏晴没想到“老街记忆”系列竟得了金奖。
更让她意外的是,颁奖嘉宾是国内顶尖的家居设计师陈教授,他握着苏晴的手说:“你的设计里有种难得的真诚,不只是复刻传统,而是让老手艺真正活在当下。
我想邀请你加入我的工作室,一起做非遗传承项目。”
台下掌声雷动,苏晴看到观众席里王大爷举着糖画欢呼,赵婶抹着眼泪笑,张姐和林溪用力挥手。
她突然想起刚中奖时的自己,那时以为幸运就是财富和物质,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幸运是能带着热爱前行,还能照亮别人的路。
颁奖结束后,不少企业来找苏晴合作,有家居品牌想批量生产“老街记忆”系列,有文旅公司邀请老街手艺人去做展示,甚至还有出版社约她写关于传统手艺的书。
苏晴笑着一一回应,心里却已经有了规划:她要在老街开个“手艺学堂”,让老艺人教年轻人学手艺;还要把大赛奖金捐出来,成立“老街手艺基金”,帮助更多手艺人传承技艺。
回程的火车上,苏晴看着窗外的雪景,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陈哲发来的:“在新闻上看到你获奖了,真为你高兴。
以前是我不懂珍惜,祝你越来越好。”
苏晴笑着回了句“谢谢”,然后把短信删了。
那些糟糕的过往,早已被时光酿成了成长的养分。
回到老街时,雪已经停了。
李奶奶带着老街的阿姨们在路口等她,手里捧着刚腌好的酱菜。
“咱们的丫头成大设计师"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937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