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27585"
["articleid"]=>
string(7) "59091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9章"
["content"]=>
string(2550) "统手艺样品。
周明笑着介绍团队成员:“这位是非遗研究专家,这位是供应链负责人,以后大家就是战友了。”
讨论设计方案时,苏晴提出把老街的青砖纹路融入地砖设计,把糖画的曲线美做成灯具造型,每个想法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周明看着她在白板上画的草图,感慨道:“你身上有种特别的能力,能把岁月的温度藏进设计里,这就是最珍贵的天赋。”
签完合同走出办公楼,苏晴给张姐打视频电话,镜头里老街的阿姨们正围着手机欢呼。
她看着黄浦江面上的游船,突然觉得所谓好运,从来不是坐等机会降临,而是当你带着真诚和热爱去做事时,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回到画室时,林溪递来一个快递,是周明寄来的开业贺礼——一个用老红木做的画架,上面刻着“匠心不负时光”六个字。
苏晴把画架摆在窗边,夕阳透过玻璃照在上面,木头的纹理里仿佛藏着无数故事。
她知道,这场关于手艺与时光的合作,会让她的幸运故事,绽放出更厚重的光彩。
第九章 设计大赛的意外收获深冬的雪落满了文创园的屋顶,画室里却暖意融融。
苏晴正和团队赶制“手艺新生”计划的第一批样品,桌上摆着刚出炉的青瓷茶具,杯身上印着李奶奶酱菜坛的纹样,素雅中透着烟火气。
林溪拿着一张海报走进来:“全国青年设计师大赛开始报名了,主题是‘传统与新生’,咱们要不要试试?”
苏晴看着海报上的主题,心里一动。
“手艺新生”计划的作品正好契合主题,而且能通过大赛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手艺的魅力。
她当即决定参赛,把参赛作品定为“老街记忆”系列——一套融合了糖画曲线、刺绣纹样、酱菜坛肌理的家居用品。
接下来的日子,苏晴几乎住在了画室。
她反复修改设计稿,和老艺人沟通细节:让王大爷用熬糖的技法做玻璃灯罩的造型,请赵婶把虎头鞋的刺绣图案绣在抱枕上,还和李奶奶一起研究酱菜坛的釉色配方。
团队里的设计师们也卯足了劲,把老街的青砖、木门、灯笼都变成了设计元素。
大赛提交作品的前一天,苏晴突然发现茶具套装的礼盒少了点温度。
“总觉得缺点能让人想起家的东"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937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