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24278" ["articleid"]=> string(7) "590844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640) "真相待揭晓我猛地想起昨天的支付记录。

我连忙打开微信支付账单,找到转账记录,商户名清晰地写着“强哥老面馆”。

还有团购羊肉串和羊排的核销记录!

时间、金额,一目了然!

我立刻将这些截图上发评论区,再次留言:“这是我们的消费记录!

总共150元!

老板赵强恶剪视频,模糊消费金额引导舆论,侵犯我们肖像权,尤其是孩子的!

我们一定追究到底!”

这一次,我的评论没有被立刻淹没。

舆论的天平,开始出现了细微的摇摆。

“等等,有支付记录?

真的消费了150?

我还以为他们五个人就吃了13元呢。”

“150元的话,点其他东西再加面,也说得过去吧?”

“老板不是说她们只吃了一碗面13元吗?

这差得也太多了!”

“视频里孩子的脸都没打码,这真的有点过分了啊……”但赵强的反应更快。

他立刻发布了一条新视频,镜头里的他一脸无奈委屈:“某些人又编造新谎言了!

她说孩子羊肉过敏?

早干嘛去了?

在我店里为什么不说?

我不管你消费多少钱,免费续面是管一个人饱,不是让你一家人吃饱的!”

他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发现不能再引导“五个人只消费13元”,马上抓住“一碗面多人吃”这点继续煽动情绪。

然而,这一次,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保持怀疑。

“老板,你之前可是口口声声说人家只消费了13元啊,现在人家拿出150的记录,你怎么说?”

“就算一碗面多人吃,你也不该把人家孩子脸不打码就发上来吧?”

“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

赵强显然察觉到了舆论风向的微妙变化。

很快,他的第三条视频发布了,矛头精准地对准了孩子们。

“不是钱的问题!

是家教问题!

是谎话连篇的家长和熊孩子的问题!”

赵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捶着胸口。

“熊孩子大喊大闹,失声尖叫,影响其他客人,大人点一碗面,蹭了第二碗还想蹭第三碗,你们教我怎么忍?”

他巧妙地剪辑了监控视频,只留下孩子们因为被惊吓而哭闹、以及我们大人情绪激动理论的片段,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副“熊孩子吵闹,家长蛮不讲理”的场景。

这条视频,精准地戳中了一部分网民对于“"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925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