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500181"
["articleid"]=>
string(7) "590398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36) "哥”“风哥”叫的同辈。
去年,我辞掉大城市里看似光鲜的销售工作,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陈家村。
看到村里家家户户种的优质西瓜,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只能被二道贩子用几毛钱一斤的价格收走,甚至大片烂在地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利用自己过去积累的人脉和电商运营经验,注册了公司,搭建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对接了几个大城市的连锁水果超市和社区团购平台。
这一年,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
白天在瓜田里跟车,协调采摘、运输,晚上对着电脑处理订单,联系客户到深夜。
我一个人干了一个团队的活。
最终,村里积压的 2000 吨西瓜,约四百万斤,全部销售一空。
我给村民的收购价是一块二一斤。
而往年,那些瓜贩子最高只给到七毛。
即便如此,刨去我高昂的物流、仓储、包装和渠道费用,我确实也赚了二十多万。
这是我应得的。
我付出了脑力、体力和资源,承担了所有的风险。
可是在他们眼里,我这二十多万,是从他们牙缝里抠出来的。
“大家静一静!”
我抬高了声音,压下嘈杂的议论。
我转向我的大伯陈建国,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大伯,你说我赚黑心钱,搞投机倒把。
那我问你,去年王家村的瓜,贩子给多少钱一斤?”
陈建国愣了一下,支吾道:“那……那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我步步紧逼,“我替你回答。
最高八毛,大部分是六毛五到七毛。
我给咱们村的一块二,是不是事实?”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这倒是真的……”“我再问你,”我从包里抽出几张纸,是我特意打印出来的采购合同和给邻村的报价单。
“这是我给隔壁李家村、张家庄的收购合同意向书,我给他们的价格是一块一毛五。
给咱们陈家村,我多给了五个点,是不是事实?”
这下,连陈建国都说不出话了。
我环视一圈,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地送进他们耳朵里:“我陈风,对得起陈家村,对得起每一位乡亲。
我赚的钱,是我开拓渠道、承担风险、通宵达旦换来的。
你们可以不感激,但不能污蔑!”
“我把你们当亲人,才把最高的利润留给你们。
没想到,在你们眼里,"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85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