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82523"
["articleid"]=>
string(7) "590093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08) "点,但贤妃要求严格,古琴弹得吱呀作响、如同锯木头的声音此起彼伏。
至于药膳理论课…德妃的方子玄之又玄,听得人云里雾里,只记得几个“子时”“卯时”“几钱几两”的关键词。
不到三天,后宫佳丽们个个眼圈乌黑,形容憔悴,走路发飘,比伺候了皇帝三天三夜还累。
平日里精心保养的纤纤玉手,被针扎得满是红点,被墨汁染得黑一块灰一块。
淑妃第一个受不了了。
她从小娇生惯养,哪里吃过这种苦?
让她绣花不如让她去死!
让她天不亮起来念书?
那简直是要她的命!
她跑到皇帝那里,梨花带雨地哭诉,说贤妃这是变相折磨人,摧残后宫姐妹的身心健康。
皇帝当时正在批阅奏折,头也没抬,只淡淡说了一句:“贤妃有心,尔等当勉力向学,提升自身,方不负天家恩泽。”
一句话,把淑妃堵了回去。
德妃也苦不堪言。
她虽然注重养生,但也架不住这种高强度的“修业”。
尤其是那个晨起诵读,完全打乱了她精心安排的养生时辰!
她去找贤妃理论,贤妃搬出太后这尊大佛,又用“为了陛下,为了皇家体面”的大帽子压下来,德妃也只能咬着牙继续。
整个后宫,怨声载道,却又敢怒不敢言。
一个个被卷得生无可恋,见面打招呼都变成了:“张姐姐,昨夜夕省写完了吗?”
“李妹妹,你那幅‘岁寒三友’的墨竹,老学士点评了没?”
“唉,别提了,嬷嬷说我走路像鸭子…”卷王培训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宸华宫成了唯一的避风港。
贤妃不是没给我下帖子。
帖子写得极其客气,说什么“贵妃姐姐德高望重,若能莅临指导,实乃进德堂之幸事”云云。
我让春桃原封不动地把帖子退了回去,理由现成的:“本宫近日研读古籍(指话本子),略有心得(指看完了大结局),需静心整理(指睡个回笼觉),恐分身乏术,贤妃妹妹好意心领了。”
贤妃那边没了下文。
于是,当整个后宫都在“头悬梁锥刺股”时,我宸华宫的日子是这样的:日上三竿起。
慢悠悠用早膳,老张头新研究的蟹黄汤包,汤汁鲜美,一咬满口香。
上午歪在暖阁的软榻上,看内务府新送来的一批话本子,什么《侠女闯天关》、《"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817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