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82514"
["articleid"]=>
string(7) "590093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74) "伺候了几十年,在宫里地位超然,连皇后都得给他几分薄面。
于是,一股“走高层路线”的歪风邪气开始蔓延。
今天这个才人“偶遇”高公公,塞上一个绣工精美的荷包,里面装着金瓜子。
明天那个美人“路过”高公公休憩的偏房,“不小心”遗落一盒价值不菲的南珠。
后天又有个宝林,让自己的贴身宫女“恰巧”和高公公手下的小徒弟是同乡,拐着弯送上一筐水灵灵的时令鲜果。
高公公是什么人?
人精里的人精。
这些小把戏在他眼里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荷包?
笑纳,转手就登记造册充入内库。
南珠?
收下,转头就送到太后宫里给娘娘们镶簪子。
鲜果?
分给底下跑腿的小太监们甜甜嘴。
想从他嘴里套出点陛下的喜好动向?
门儿都没有。
他永远是一副笑眯眯、油盐不进的模样,嘴里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车轱辘话:“陛下勤政爱民…”“陛下龙体康健…”“娘娘们只需安守本分…”但这股风气还是刹不住。
毕竟,万一呢?
万一高公公哪天心情好,漏那么一句半句呢?
这股歪风很快就被上头几位娘娘察觉了。
德妃第一个出手整顿。
她以“整肃宫规,杜绝媚上钻营之风”为由,抓了几个送东西送得最露骨的低位嫔妃,罚抄《女诫》,禁足思过。
贤妃则走了另一条路。
她开始频繁地往太后宫里跑,晨昏定省,侍奉汤药,比亲闺女还殷勤。
太后年纪大了,喜欢热闹,喜欢听好话,贤妃这步棋走得稳当。
淑妃路子更野。
她娘家是江南巨富,别的没有,就是钱多。
她直接让人在宫外搜罗各种奇珍异宝、孤本书画,成箱成箱地往宫里搬,美其名曰“进献”,实则想方设法往皇帝眼前送。
<一时间,后宫乌烟瘴气。
今天听说张才人因为给高公公徒弟的同乡的表妹送了一方帕子,被德妃娘娘罚了。
明天又听说贤妃在太后那里得了脸,太后赏了她一对翡翠镯子。
后天又听说淑妃献上的一幅前朝古画,被陛下随口夸了句“尚可”,淑妃的尾巴就翘到了天上。
我依旧窝在宸华宫,两耳不闻窗外事。
直到那天,皇帝赵珩毫无预兆地来了。
他来的时候,我正在跟春桃抢最后一块栗子糕。
“娘娘!
您都吃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817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