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82513"
["articleid"]=>
string(7) "590093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40) "美其名曰:“陶冶性情,共沐雅韵,为陛下解忧。”
帖子也送到了我的宸华宫。
春桃拿着那张洒金笺,愁眉苦脸:“娘娘,这…去还是不去啊?
贤妃娘娘这是摆明了要‘考校’大家呢!”
我正对着镜子研究鬓边新簪的一朵绒花,闻言头也没抬:“不去。
就说我昨儿吹了风,头疼。”
“那…万一贤妃娘娘亲自来请…”“那就说我睡下了。”
春桃忧心忡忡地去了。
雅集那天,钟粹宫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据说场面极其“热烈”。
贤妃的琴技博得满堂彩。
德妃不甘示弱,当场挥毫泼墨,画了一幅《松鹤延年图》,笔法老道,寓意吉祥,引来一片赞誉。
淑妃更是早有准备,换上了一身飘逸的舞衣,跳了一曲《霓裳羽衣》,据说身段柔美,舞姿翩跹,差点把眼珠子都甩出去。
低位份的嫔御们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有唱歌唱得嗓子劈叉的,有弹琵琶差点把弦崩断的,有作诗作得前言不搭后语的。
整个钟粹宫,成了大型才艺(翻车)比拼现场。
皇帝赵珩也被惊动了,大概是想看看这群女人又在搞什么新花样,也去露了个脸。
结果可想而知。
贤妃的琴技他听了,没点评。
德妃的画他看了,没吭声。
淑妃的舞…据说他只看了一半,就端起茶杯,专注地研究起杯底的茶叶渣子了。
皇帝的态度,像一瓢冷水,暂时浇熄了才艺比拼的明火,但暗流涌得更凶了。
贤妃铩羽而归,德妃和淑妃也没讨到好,三个高位嫔妃之间那点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互相看对方的眼神都带着火星子。
后宫的气氛,更加诡异。
而我,因为“头疼”和“嗜睡”,完美避开了这场才艺大乱斗。
只在事后听春桃绘声绘色地转播了各种“精彩”片段,权当解闷。
“娘娘,您是没看见,李宝林唱破音的时候,德妃娘娘那嘴角,都快撇到耳根子了!”
春桃拍着大腿笑。
我吃着老张头新琢磨出来的芝麻核桃酪,含糊地应着:“嗯嗯,挺好,比戏班子有意思。”
才艺卷不动皇帝,那就卷点实际的。
不知是谁先开的头,大概是某个急于出头又摸不清门路的小才人,把主意打到了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总管太监高公公身上。
高公公,皇帝潜邸时的老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817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