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481824" ["articleid"]=> string(7) "590086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55章" ["content"]=> string(2538) ",不是讲配方,而是带她们去田埂认野菜。

“这是马齿苋,消炎祛痘;那是蒲公英,清热解毒;那个开小黄花的是蒲公英,根能泡茶……”她的手指划过不同的叶片,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温柔,“认不准草药,就做不好药膏,就像战士认不准武器,怎么上战场?”

姑娘们蹲在田埂上,认真地记着笔记,有人用手机拍照片,有人干脆画下来。

来自法国的留学生苏菲举着放大镜看叶片:“兰奶奶,为什么野生马齿苋的锯齿更尖?

这和活性有关吗?”

“当然有关,”张桂兰笑着点头,“就像人,经历过风雨的骨头更硬。

野生马齿苋在田埂上经风吹日晒,活性成分自然比大棚里的高。”

她教苏菲用指尖掐茎秆,“你看,能掐出白浆的才是好的,这是老祖宗传的土办法,比检测仪还准。”

培训班的课程很特别:上午在田埂认草药、学采摘,下午在工坊练蒸馏、捣药膏,晚上还要听老知青讲过去的故事。

张桂兰的老伴成了“故事老师”,虽然记性不好,但讲起北大荒的岁月却格外清晰:“当年桂兰为了采丹参,在山里摔了跤,腿上留的疤现在还在……”姑娘们围着老人听故事,眼里闪着泪光。

来自河南的小李抹着眼泪说:“我奶奶以前也用这些土法子,我总嫌老土,现在才知道多珍贵。”

她报考了中医药大学,说要把传统配方和现代科技结合,让更多人相信国货。

三个月后的结业仪式上,姑娘们每人带来了自己做的护肤品。

苏菲的薰衣草马齿苋膏获得了最高分,她在配方里加了法国的薰衣草精油,却严格遵循张桂兰教的蒸馏温度:“传统是根,创新是叶,只有根扎得深,叶才能长得茂。”

张桂兰给每个姑娘发了块石臼碎片,上面刻着“守正创新”四个字。

“你们要记住,”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传承不是复制,是在老祖宗的基础上,给传统注入新活力。

就像这石臼,用了几十年,现在配上温度计、检测仪,照样能做出好东西。”

小李突然站起来,举着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兰奶奶,我想回家乡开家田野分坊,教村里的留守妇女做药膏,您能支持我吗?”

其他姑娘也纷纷响应,有人要去云南,有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815409" }